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只能经由失败来学习,并且凭借失败的经验来使自己变得更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的偶像——李若彤。
一.爱是默默关注
提起李若彤,有人可能不知道,但提起小龙女,不管是处在哪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喟叹:“噢,小龙女——李若彤!”
最初被她惊艳到,是小龙女角色,真的如同小说里走出来,一颦一笑,一个转身,一个背影,甚至是她令人疼惜无比的挂在脸庞上的泪珠,都能让我伤心三天吃不下饭。
终于看到她出书了。
在这本书里,主要讲了她的童年,她从业经历,以及那段斥资一个亿,倾尽心血十年,最终成为梦幻泡影的爱情。
认识她是很早很早很早的时候了。
大概是上小学四年级。
看《神雕侠侣》电视剧。
二.若彤要退隐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
有一天,在姐姐拿的杂志上看到消息——“李若彤退出娱乐圈,无缘再报答观众”。总之,报道只有一个核心:若彤对粉丝表示抱歉,要退出娱乐圈,因为谈恋爱了。当时是阴天,可能是夏天,可能是冬天。
时间太久远!我被五雷轰顶。
那个时候,我们整天挂在嘴边的字就是“神雕侠侣”“古天乐”“李若彤”“杨过”“小龙女”,其它角色也是在心里柔肠绕了千百度。
“李若彤退出演艺圈了。”
我将这件事告诉了发小,发小惊诧地睁大眼睛问:“怎么退了呢?”
然后是我们俩一起难过,躲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一伤心难过。
二十多年后,再提起,是不是若彤,欠我们粉丝一句“抱歉”呢?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抬头看见同一轮太阳在早晨升起,在地球不同的经纬度,在那些落雨的黄昏,我们也会看见不同的花朵凋零,在同样的季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世间,有很多种缘分,真的很特别;比如,父母之间相识,给我们生命,我们与恋人的相遇,我们与那些默契有爱的朋友,我们忽然之间,因为一句话,一首歌,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与某个重要他人结的缘分!偶像与粉丝。
即使不曾晤面,甚至也不曾交谈,但是这样浓烈而淡泊的爱,这种无条件的关注与共情,不亚于父母的血缘之爱。有时候常常想,若彤是我家亲戚,该多好!
三.再次有消息,已是十年后
后来,一直是上学,乡下很闭塞,最多就是杂志。
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我会经常会去书店搜寻,看看那些店里是否还有《神雕侠侣》的贴画,海报,卡片等。每次都失望,但也有收获的时候。无意间会在某个旮旯小卖部,发现《天龙八部》的扑克牌。我喜欢95《神雕侠侣》,因为里面每个女子都很漂亮,我喜欢97《天龙八部》,因为里面的女孩们,天生丽质。
初中高中,每次到画报亭或者新华书店,都是歌手的海报,比如Twins萧亚轩蔡依林孙燕姿梁静茹等。是啊,我不是恋爱,我只是喜欢我喜欢的那位姑娘,她不是小龙女,也不是王语嫣,她叫李若彤。
一日三秋 ,望眼欲穿,既然也可以用来形容粉丝对偶像的爱。是的,我们小时候叫偶像,不叫爱豆。现在大家顺口了,叫爱豆。
我想这些想念,是我所在的小学,初中,高中所见证的。当学生的时候,物质匮乏,又没有任何娱乐,听情歌或者想念自己的偶像,是唯一可以做的事。
时间一晃,已经是我在大三。
那个时候,我在一家报社实习。每天需要编辑娱乐消息,发送到客户手机端。那会儿,我也是有意无意间,总是想找到关于若彤的消息。或者说,我喜欢的其他女明星,比如:杨丽箐或者赵雅芝。
我小时候看过最多的电影的时候,是若彤的电影,是杨丽箐的电影,只是后来很多年后,我才知道,我首先是看了若彤的电影,后来过了很多年,才看到她的《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
我完全分辨不出,神雕的女主角就是《浪漫风暴》《一个字头的诞生》《青春火花》《火烧红莲寺》《十万火急》《大内密探零零发》《两个只能活一个》里的若彤。
大三的时候,大概是2009年吧,娱乐消息称若彤父亲去世,男友分手,抑郁,带外甥女。
喜欢这么多年,她像一位朋友一样,忽然听到这消息,心都碎了!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却能“感同身受”这样的苦痛,其实,关于人生,感同身受不了。
四.突然好想你 突然听到你的消息
再次听到若彤新剧出来是关于若彤和发哥航班偶遇谈心,《女人俱乐部》在拍,到后来,我一天一夜在刷完电视剧。
其实,这段时间,她整个人还是很憔悴的。
她的所有报道和综艺节目,我都细细品味过。十六年后若彤和古仔,云南飞机偶遇。到现在大家都有人念念不忘“古彤CP”一下。
跨界喜剧人里,若彤幽默的天分再次令人惊艳。
如果人生不曾体会过悲哀,就不大体会到欢乐和幽默。过得太幸福太顺遂的人,是体会不到卓别林的电影里的快乐。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后来,凡是我结识的粉丝里,基本大家都见过若彤本人了。后来,若彤陆续在各大节目中出现,后来就不知不觉格外疼惜这个傻姑娘了。那不得不说说若彤那段“人神共愤”的“感情”了。
五. 最早期与父亲的互动,对女孩子至关重要
昨晚看完了若彤的新书《好好过》,在书中,若彤还是提到了那个郭姓男士。
是的,在小时候听到若彤因为他而放弃事业,那一瞬间,不知道怎么,就是对这个人特别没有好感。
后来,听闻种种,越发对这个人没有好感,只剩下厌恶和唾弃。
一个人想结婚,一个人想恋爱,目标都不一样,爱情如何能持续十年。
只能说,一个爱得无惧无畏,一个爱得极端自私。
当一段感情里,是其中一个人永无止境地做努力,满足对方的要求,那么有一天会疲倦,当满足了那个人的全部需求,那么对方也就不愿意再为感情去做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了。
好的感情,是彼此尊重,接纳对方,并为对方做自己的改变,而不是要求对方改变,或者要求对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昨晚看到若彤的书的时候,我终于释然。
爱是一种选择,分手也是。爱是变化的。
你可以爱一个人十个月,但是你能确保爱一个人十年吗?不管对方付出了什么,你付出了什么,在不爱的时候,说什么都对不了。
十年足够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激情和痴迷,消耗殆尽,彼此消耗殆尽,当一段关系的付出不再是相互的,不再考虑彼此的需要和感受。
爱情是一把双刃剑,会让一个人明媚如春光,也会毁灭一个人,在一个再日常不过的平凡的下雨的晚上。
一包龙须糖换取了一个女人十年青春和一个亿资产。
现实社会,我听过太多的女人因为钱而离开一个男人,却没有听过,哪个女人为男朋友还债一个亿或者几千万。
关于龙须糖的事情,我是听粉丝朋友说过的。
有人说,女孩还是要富养。这不得不提起若彤的原生家庭。
绝非富养这么简单。若彤一直说,自己出生在一个大家庭。
若彤的妈妈是没有见过外婆的,也就是说,若彤的妈妈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算是寄养的。所以,若彤的妈妈在是从家里没有获得特别的爱的。
童年早期爱的匮乏会导致一个人安全感的不足,也导致过度依赖他人。而这种不安全感,在若彤身上,更加暴露无遗。
若彤在家里排行第七,家里一共十个孩子。大姐、二哥、三姐、四姐、五姐、六哥,她排行第七,下面是双胞胎弟弟,八弟和九弟,以及十妹。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在他的人格理论中讲到,一个人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以及成年后个体的伴侣关系。
在家庭演播室室中,在若彤的新书《好好过》里,也提到,家里孩子多,争抢玩具成了日常。孩子太多,每次饭一上桌,就一扫而光,孩子吃饱了,而父母没有吃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将人的需求分为这几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
物质匮乏的影响下,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安全感。若彤的三姐、二哥和三姐都是出社会很早的,也是为家庭和其他兄弟姐妹首先做出牺牲的孩子。
相对于若彤,其实是可以算做中间位置的孩子,和四姐、五姐、六哥,算是中间位置的孩子。处在中间位置的孩子,要么会非常懂事,要么就会让父母操碎心。通常,父母把爱给了最小,期待给了最大,中间的孩子,受到了很大忽略。
在今天,城市里两个年轻夫妻,养一个孩子都心力不足,想一想,十个是什么概念?!
若彤的爸爸在厂里上班,他要走很长路,省两站巴士钱。家里十个孩子,两个大人,加起来十二张嘴,吃穿用度,想一想,若彤的父母得多劳累。而他们通常是需要加班赶工来补贴家用。小时候,邻居一旦投诉,若彤的爸爸是不问理由就要惩罚他们几个孩子的。
其实,这点,若彤小时候心里是很介意的。
有一次,若彤看电视节目,一天换了三身衣服。爸爸忙着赶工,就训斥她,以后肯定是一个贪慕虚荣的人。
一个青春期的爱美的女孩,被歪曲被误解,并且这样的误解,是一直没有再修正,沟通的。
而若彤后面谈的男朋友,都不够成熟,也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若彤会爱上一个在我们看来,几乎一无所有的郭姓男士……甚至赔上了自己全部的家当和十年的风华正茂。
若彤在书中也讲到,十个孩子,平时经常吃苹果和桔子。
有时候也是芒果。但是芒果不能切开,所以,就是一人一个的。在她的新书《好好过》里还提到,小时候家里孩子多,母亲带孩子外出游泳完去餐厅,结果将若彤落在了餐厅里。回家后才发现,少了一个人。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孩子心里还是很恐怖的。安全感的匮乏。虽然父母拼尽全力爱每个孩子,还避免不了处在中间位置的孩子,心里的被忽视感。
这种忽视感,很容易被误解为不配得感。当潜意识有不配得感后,在我们长大成人后,是很容易在亲密关系里,没有有原则和底线,认为自己不重要,忽略自己的感受,一味忍让妥协对方,直到最后被伴侣嫌弃最终抛弃。
由于若彤和父亲早期缺乏爱的理解与沟通,所以,这样的方式,延续到了她少年时期的叛逆早恋,再到她后来全家反对的那场恋爱。
年龄差,离异,破产,郭姓男士在相处中双标,还理所应当说,我没有要求你啊,这是你自愿的。潜台词是:你心甘情愿付出,以后我抛弃你,你也是活该的。
若彤讲到,郭姓男士,常常应酬多,喝到大醉,不管多晚,若彤都会去开车去接。而若彤卑微到是不可以随便进去亲自去找那个喝到酩酊大醉的人的,只能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崩溃。不能去亲自当面找他。每次争执,郭姓男士,只会用巧克力来糊弄,而不是正面沟通或道歉。他还要求,若彤放弃工作,回归家庭。
何来家庭,连承诺都没有,有什么资格接受一个爱你的人的付出?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地接纳与喜欢,而不是进行情感操控。这和软禁有什么区别?!
当在一段稳定的感情中,双方都是彼此独立的个体,过度的付出,没有自我,最终注定会失去一份感情。
若彤以前在采访中讲,自己的男朋友学历比自己高。最初的确是彼此的差异吸引,而让一段感情能够良性发展下去,一定是以爱与尊重为基础。
而若彤讲,相处十年里,对方不曾拜见自己的父母,而她却逢年过节,尽了女朋友和“妻子”的义务。好的爱情,是彼此都有付出,彼此照顾彼此的需求和情绪,为彼此相互做最大努力。或许,在那段感情里,若彤是想证明给大家,她没有看错人,她爱的是这个人。因为至今为止,还有人口口声声说她另有所图。
如果非得给爱情贴一个动机,我想说,所有人的爱情,都是一场相对平衡的社会交换。
当一个人,只有毫无保留地去爱过一个人后,TA对爱情,事情,对他人,才有一个相对客观理性的看法。或许,若彤只是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才一味退让,迎合对方的无理要求,而忽略自己。恰恰如此,她才在这段感情里,彻底失去了主导权和作为恋人最基本的最该有的被尊重,被呵护,被疼惜。
在新书《好好过》里若彤写到,最初令她感觉爱情来临是的是郭姓男士在街头小摊上给她买的一包龙须糖!就是这包龙须糖,在每次想要结束的时候,被魔咒一样,没有及时止损,却拼命坚持。
若彤曾在采访中讲,她不喜欢《天龙八部》王语嫣的角色。
事实上,王语嫣相当专情。只是她错付了感情。而在97版中,王语嫣终于和段誉结成美好姻缘。其实,若彤是更讨厌曾经那个为爱情一切都不管不顾的自己。
商人重利轻别离。
一个久经商海,历经半生情海的人,岂不懂得恋爱攻心这件事。
他深知,若彤这样的女孩子,不稀罕什么钻戒名牌包包豪宅豪车,而是一包龙须糖就足够!这不得不说是与童年时期物质匮乏有关。
而在最早期,若彤对父亲的做法是不满意的,或者说,从深层讲,她与父亲的关系,是没有母亲好,是有一些芥蒂在的。因为父亲对若彤缺乏理解与爱的沟通。
恰好,若彤结束长达十年的恋爱后,父亲病逝。
在这种突然的了悟中,若彤是内心觉得对父亲有所亏欠的。若彤最终觉得,她死心塌地十年的男人,并没有父亲好,而父亲是一直反对这件事。
毕竟,最初全家十二中,有十一位家庭成员一致反对那段不看好的恋爱。而至此,若彤的叛逆期,才终于结束。
而若彤要经受亲人离开,爱情失败,对自我的深深怀疑。
崩溃加亏欠,最终造就了若彤心里的抑郁。
她不得不独自面对一段特别辛苦,特别灰暗的人生锻造之路。
六、爱别无所求,只需成全自己
纪伯伦在《论爱》这首诗中,讲到:“爱所给予的,只是他本身,爱所获取的,也只是他本身。爱不是占有,也不会为谁所占,只因爱是自足的。”
2013年,若彤飞机上遇见发哥,并合影留念。
也是发哥的启发,若彤开始回归工作。
她在书中也讲到,她太长时间放弃了演戏,对于《女人俱乐部》曾志伟的邀请,若彤担心极了,恐惧极了,她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她经过一夜考虑,才决定出演新剧。
也正是《女人俱乐部》,开始让她走出了抑郁,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
虽然,电视做宣传,她出席活动的时候,还是可以看见满脸憔悴和眼神里的疲倦。直到后来,她频繁参加活动,参演影视剧,才逐渐恢复了精气神。
恰好,2020年,状态极好,一直在社交平台和粉丝网友有互动,还出了《好好过》这么一本精彩的书!
若彤在《好好过》这本书里,提到自己常常会给妈妈打电话,也逐渐影响其他兄弟姐妹关心父母看望父母的习惯。
其次,她的性格里,还是有些小龙女的影子的。
身在演艺圈,为人正派,不流于世俗和潜规则,有原则有底线。
她在书中,也讲到关于亲子关系的一些观点,也非常值得身为父母的粉丝和网友的学习和借鉴。当然,我更想在结尾,和大家分享,关于若彤对爱情婚姻的理解与感悟: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对事情看法都不尽相同。
在不断成长的同时,随着自我经历和经验的不断叠加,心中的憧憬与希望都不同。但归根结底,幸福感是个无比虚无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自己内心的需求,也只有他们,才能定义自己想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
当下,我已经懂得适当降低自己的要求,也可能人在岁月中漂泊,于是看法与理解也有所不同。我已经成熟到能够照顾好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样,一定要求对方必须每天陪伴着我,现在我仍会有要求,只是这个要求变了,变为对方的陪伴是有心,且有效的。两个人过日子,需要的是彼此身心契合,这个人需要懂得我的感受与想法,了解情绪背后影藏的真相,与此同时愿意分享生活的点滴,用心聆听,悉心经营。不是只要求对方,我也一样。
我所渴求的幸福,是能与一人过一生。当下与以前略微不同的是,我会保证彼此都有各自的独立空间和朋友圈。
当下的我,不会为了要步入婚姻,而随便找一个错的人过。一个人也能好好过,也要好好过,总比找错人要幸福地多。我一直觉得感情如酒,与一见钟情或者两小无猜的感情相比,我更喜欢细水长流。也因此悟出,感情需要交给对的人。
结束语:
人生漫长,无论你单身还是结婚进入家庭,请先爱自己,再爱你他人。
爱有十分,请三分给他人,七分留给自己。
献出你的心,但不是交给对方保管。站在一起,但别挨得太近。
保持你的独立特性,也适当为这段关系做调整和变化,引导对方为你付出,但不要过度索取。
拿出真心,须看人。对的人,才值得我们倾尽一生的珍贵时光来呵护与陪伴。
七年,人的细胞会全部更新完毕。
不管你谈了多长时间恋爱,又如何无法释怀,如果你失恋,请务必给自己一些时间!
允许自己慢下来,梳理解锁那些不曾放下的过往和执念,接纳生活中那些不如意,当蝴蝶破茧后眨眼,花木依旧繁多,白云漂浮于湛蓝天空,生活依然充满四季的芬芳。
有生之年,好好过,尽量让自己和身边重要的他人,都能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