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大学时,碰到好的书籍,不思茶饭,不分昼夜,一口气读完。现在,随着知识的爆炸和各种阅读形式的出现,这样的的情况已经微乎其微了。
最近,经朋友介绍,读了赵涵的《涵解:无畏真实》,(以下简称《涵解》)越读越沉醉,越读越入迷,在微信读书上,用了5个多小时,一气呵成,尚感意犹未尽。
作者以“涵”字为主线,用涵悦、涵煦、涵润、涵畅、涵养五个篇章,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和深刻的体悟,把一个真实、知性、精致的自己呈现出来,系统讲述了她的个人精进、成长之路及其背后的坚毅、努力、勇敢和真实、真诚。同时,把独特的感受、独到的阅读体悟及深刻的认知反思穿插其中,为新知女性的成长修炼提供了可循路径、可证事实、可行指导。冯唐、周国平等5位大咖为本书写了推荐词,给于了高度的评价。
在读《涵解》之前,我不知道赵涵是谁。以书识人,方知:赵涵是知名阅读推广人,知识情感类达人。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本硕连读)。曾先后就职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国际政治系、凤凰卫视、澳大利亚500强企业。
作为一个中年男性读者,之所以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主要是读《涵解》,象是读女儿的生活日记和心路历程,也象是与女儿品茗细谈,读着读着笑了,笑着笑着哭了。有心灵的共振、思想的共鸣,更有对她直面生活挑战、笑对生活磨难的勇气产生的骄傲和自豪,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一、这是一本女性励志的书
《涵解》之所以能引人入胜,主要是赵涵在书的开篇就采用屈原《天问》式的笔法,设立了“九问九答”。对现代女性比较关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如何对待感情生活、婚姻家庭、职场历练、生老病死等问题,做了哲理性的回答。
尤其是对“9”的理解,作为“众数之和”,她把统计学上的概念,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注解。是的,9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9和9的倍数,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如:九天、九重霄,十八般武艺(2x9=18)、三十六计(4x9=36)、七十二变(8x9=72)、八十一难(9x9=81)等。风趣幽默的语言,使一些沉重的话题既有哲学思辨,又有了喜剧色彩。
如果说少年时代,面对校园霸凌的反击是她人生中,不甘于沉默的开始,那么,留学生活中的不服输的劲头和勇气,却更加使人佩服。她复议雅思成绩,两年读完三年的课程,并获得国际留学生奖学金;她勇于突破否定墙,去担任助教,并以优异的成绩入职凤凰卫视。
她内心强大,不甘于臣服,以单枪匹马应对千军万马,做采访、做栏目,拜访采访嘉宾;她不卑不亢,睚眦必报,平衡人际关系,展现最大活力。她读书、她思考,她追求人生的价值,无论是在凤凰卫视还是澳洲的世界500强企业,乃至辞职以后做自媒体,她都是严格要求,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出自己傲娇的一面。
二、这是一本自传体的书
可以这样说,《涵解》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也没有复杂的情结跌宕,但对作者前40年生活经历的复盘,呈现出的都是她前半生真实的故事。
作者回忆从婴幼儿时期常常被父母托管给邻居,使自己从小就知道待人处事之道,早熟成为“小大人”;长大以后的“流水的牙医,铁打的涵涵”、肥胖的问题、寄宿学校霸凌的问题、出国后的学习生活、成年以后车祸的后遗症、不被祝福的“姐弟恋”以及入职以后的职场风波、辞职后的华丽转身等等,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我行我素,在成长中充实,在充实中壮大,在壮大中升华。
作者在书中不断反思自我,娓娓道来,用她特有的幽默和诙谐,总结了一个“涵式成长公式”,那就是“等待+接受+改变+放开=成长”。同时,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她既有检讨,也有回味,始终修正自己的得失,寻找未来“可期”之路。
在亲情方面,她遵循中国人的传统“孝道”,与妈妈成“闺蜜”,是爸爸的“挂件人偶”,可以为父母的身体和生活而放弃自己的前景;在爱情方面,她甘愿做“婚姻合伙人”,即使“姐弟恋”和“异地爱”不被祝福,她也遵循“契约精神”,把婚姻关系建立在牢固的“合作关系”之上。对于友情,她坚持以诚相待,平衡人际关系,让自己“始终处在生命的主轴上”。她认为“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婚姻一定离不开包容度。”真正把生活的意义总结的晶莹剔透。
在审美情趣方面,她喜欢“臭美”。《涵解》中以《管子·牧民篇》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去佐证“衣品体现一个人生活品味”这个观点。利用她的“职场穿搭四心得”,教人如何选择适合年龄和身材的衣服,如何避免“名牌加身得负分”的现象,如何把平价衣服穿出高级感,最后来阐明穿衣要首先取悦自己。
衣品是她追求美的部分,舒服的生活更是她追求的状态,把一个鲜活的、立体的新知女性呈现在读着面前。
三、这是一本哲理思辨的书
《涵解》这本书,与其他女性的励志书相比,其最大特征是,洋洋洒洒10万多字,充满了大量的哲学思辨。可以说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的哲学观,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充实到了书中的每一个角落。
她穿越时空,把古今中外42位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集合在一起,象组织沙龙一般,让他们在同一个时空中,谈论人生、社会、自然和生老病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
从中国古代的孔子、庄子、老子、王阳明到现代的林清玄、周国平、杨绛和张爱玲,从古希腊的柏拉图、魏玛时期的歌德到近代的叔本华、尼采和维特斯根坦等,引经据典,博采众长,文采飞扬,光芒四射。
哲学的本质,就是探索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赵涵把“三观”、情绪、爱情、婚姻嫁接进她的作品中,把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纳入到她人生追求的阶梯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使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实中得到积淀,真正起到了情绪转化器的作用。如同一束光,让我们敢于直面人生,具有了面对生活困难和挫折,仍要一往无前的勇气。
另外,《涵解》通过博采旁证,把《道德经》、《庄子》、《吕氏春秋·察今》和《图腾与禁忌》、《乌合之众》、《生命的探问》等近20部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精髓,化腐朽为神奇,精炼出本书的思想脉络,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学的方方面面进行论证,读起来内容充盈,充满了灵性和灵魂。
四、这是一部散文诗式的文学书
《涵解》与其他励志书的最大区别,还表现在书写方式和语言风格上。她用散文诗般的语言,用诙谐又不是幽默的京式调侃的语式,用周国平老师一样的思想启迪和哲理模式,以及“京调京腔”的“贫嘴”,细致入微的剖析了前半生的心路历程。
如对自己做自媒体,她形象地比喻为“老黄瓜刷绿漆”、“108线小达人”,对于家庭中的父母,妈妈是“守门员”,爸爸充当“后卫”,自虐自己的伶牙俐齿是“人型吐槽机”,对自己的胖则是“每一个胖子都是一只绩优股”,对自己的长期生病则是“流水的医生,铁打的涵涵”……等等,非常的口语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而对在生活和人生经历的反思方面,则用了大量排比或递进式的语言、启发性的句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体现出“原厂原单”的北京人的说话做事风格。“话要软着说,事要硬着做”、“生命给我们柠檬,我们把它榨成甜柠檬汁”、“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眼里有光,兜里有钱”、……等等,俨然是一个文学家抒发情感的深刻细描。
五、这是一本现代新知女性的教科书
《涵解》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是她顿悟后的表达,如散文诗一般,读后就被直接镌刻在脑海中,可以作为现代新知女性的教科书。
对于婚姻,她认为“在婚姻里少试探,少考验。睁着眼睛选人,闭着眼睛相处”。对于爱情,她认为“想和你见面的人,春夏秋冬都有空;想送你回家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想陪你吃饭的人,酸甜苦辣都顺口……”。
对于孝道,她告诫读者,孝也要趁早,不要“在我们回头再想喊’妈‘的时候,发现思念只能停留在‘每到清明思故人’的唏嘘中了”。
对于成名,她认为“在意识形态、人格价值和内心信念都没有形成时走到塔尖,会发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本跟不上,这反而不利于长久发展。”……
《涵解》关于“读书”,是作者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占了很大的比重。她认为,读书是一种向外寻求帮助的有效形式,哲学书是避难所,可以使认知觉醒,也可以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读懂自己、接纳自己并更好的生活。读书是面对多元世界、多元认知的自我修炼过程;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但能先让我们拥有一张入场券。读书能让我们变成有温度、会思考的人……
另外,《涵解》中,作者还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家的观点,来指导新知女性在职场中的行为。如职场聊天中的“虚假共识效应”、如何避免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如何不让容忍和善良变成卑微以及懂得“麻烦别人”也是一种高级别的情商等等。同时,也要牢记职场中的善待、能力有限、正确的愤怒表达方式等。可以说是手把手地传播作者的亲身体验,分享受挫的失落和成功的喜悦。
《涵解》这本书,从表层上看,是鼓励职场女性自立、自强、自信,树立生活目标,敢于迎接挑战的励志书,但从深层次上讲,它适应于当今社会的每一位有追求的人。书中对人生、人性和人格塑造的深刻反思和精神升华,正是这本书的主题—“无畏真实”的诠释和注解,更是作者精神世界中“真我”和“本我”的自然反映。同时,也验证了周国平先生的“一个有灵魂的业余作者,远比那些没有灵魂的专业作家更加属于文学”的论点。”这,就是《涵解》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