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故事·故事烩》步入了第十期。在这金秋送爽的中秋之际,转眼《故事烩》专题也有两个半月了。
虽然主编 洛子帅 大大并没有要求总结一下《故事烩》活动,但是由于个人工作原因许多时候总有种无法细致如初的愧疚感。可是洛大大却一直以一种平和稳妥、不急不躁的口吻,扶持着令活动跨跃一次又一次的艰难。
《故事烩》发展的路途中更不能缺少编委们的不懈努力。感谢 壹米 语玲珑 二人在各自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还每周都抽出时间帮忙一起评审《故事烩》文章。语玲珑老师阅稿的细巧与和婉的专业知识充实了编委组的底气,壹米刊物的执着与担当填补了编委组的实力,正因为有这样的团队才会出现这样好的活动。另外,特别感谢一位默默无闻的设计者,那就是图片设计 冬弥 。虽然才来不久,却总能在适时之处给予《故事烩》配上绚丽的插图,掌声应该也得送于他。
当然最重要的是众多作者与读者的投入与关心,活动才能如此精彩!
随着《故事烩》活动的不断繁荣与发展,现将这九期以来投稿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评审更加关注怎样的文章方向,展现于友文的面前。
投稿问题:
最常出现的投稿问题是没有清楚的阅读每期《故事烩》的专题要求。
1)《故事烩》投稿遵循《故事》投稿的一切原则,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则是以真实的故事形式出现。如果是幻想浓重、奇幻想法方面的文章,一般会要求投向《奇思妙想》专题,《故事烩》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投稿。而之所以取名“故事烩”,便是以故事的形式汇聚“故事”。编委组的一个取稿方向就是以故事为文章的主要支柱,散碎的句子组合、堆砌的美词叠障,并不是我们取稿的中意之作。
2)《故事烩》要求每个参加活动的文章,都必须在文中加上《故事》专题和《故事烩(当期活动贴)》专题的文章链接,其实旨在推广活动。只是许多初次参加的作者,都会忽略了这个环节,导致文章审稿时主审官要进行提醒。
3)《故事烩》题目,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以《故事烩XX(当期活动序号) | XXXXX》这样一种形式出现,但是许多作者匆忙之间出现了纰漏。
以上是没有细读《故事烩》专题要求而出现的小瑕疵,并无伤大雅,却如鱼骨刺喉那般的难受。
选文方向:
其实每位评审有着独有的观点与取舍,每次《故事烩》评审团成员都会根据所有的文章,进行一番斟酌与推选。而我们的关注方向是:
1)一定是要有故事情节。《故事烩》文章没有一定的故事波折,称不上故事,只能说仿佛是口头叙述,不客气地讲就是记流水帐。而干巴无味的文章,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致,同样也无法激起我们的青睐。感人的文字、怜惜的心扉、沁心的笔触⋯⋯如果没有这些,故事只是一个乏味的文字集合,读来仿佛啃枯枝败叶,无趣得很。
2)《故事》允许“A+B+C+D式组合”的文章,但是《故事烩》这样的文章不受我们赞誉。原因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必定起始分明、情浓意切,让读者阅后流连其中,甚至仿佛主角就是自己般的真实。而“A+B+C+D式组合”已经将情感分割成片状,原本酝酿而起的情感,却被B段无情的隔离,故事就似断身一般。一气呵成——我们更希望是这样的文章,至少读起来快慰,令人舒心。
3)故事中的描写与过渡应该自然天成。文言注重意境,而白话文应该更关注描写。文中的场景描写、人物描写、事物描写,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阅后在读者心里产生画面感、代入感。细致的描写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所以,能够以读者的角度去刻画描写出令人喜爱的文章,是《故事烩》的首选。
4)并不一定文词优美,绝胜。文章朴实的真诚更是我们选文的一个重要标准。“简单是福”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性的语言,文章也一样,简朴中出真言,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我们希望每一个作者都能从自身的生活中去感悟,从亲情里、友谊间、爱恋中去理解人生,体验生活。
写到这里,希望能够给朋友们一个启迪,或许只是唠唠叨叨的废语,权当一段时期的总结。
最后,还是期待大家关注《故事》,参加《故事烩》活动。
不管活动的走向如何,众多作者的关注与参与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的支持!
继续阅读:搜集各期题图《图说故事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