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部片子,觉得挺有意思,拿来分享一下。
在钢铁所铸的现代城市里,Susan是一个成功而富有的中产:有一所大房子,做着高大上的工作,事业游刃有余,丈夫英俊潇洒。然而,像无数个家庭一样,中年危机在一切美好的表象下暗流涌动。
某天,Susan收到19年未见面的前夫Edward寄来的一本书,那是前夫即将出版的小说样本,希望Susan阅读并与之见面。
小说的故事说的是一家人去度假,结果美好的假期变成了悲惨而致命的噩梦。Edward希望Susan能给这本新书提提意见,苏珊一边读这本小说、一边追忆起了两人的相恋、婚姻,以及后来婚姻生活中的分歧、破裂。
轻微剧透
电影在小说情节和现实中交错进行,伴随着缓慢的推进,Susan和Edward两人之间的往事也随之被揭开。
年轻的Susan和Edward喜欢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他喜欢她悲伤的眼睛,她喜欢他的温柔与才情,很快,他们陷入热恋。这种出于原始的荷尔蒙冲动而结成的爱恋,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会受到巨大的考验,这仿佛是逃不开的魔咒。
就像《恋恋笔记本》中女主的母亲一样,在此片中,Susan的母亲早就下了结论:“你可以继续跟他谈约会,同居也行,我都不介意,但不要嫁给他”、“你现在欣赏他的地方,过些年后会成为你讨厌他的理由”。
在《恋恋笔记本》中,当艾莉要回到诺亚身边的时候,艾莉的母亲开车带她去了一个地方,遥遥地指向工地上干活的一个人,那是母亲年轻时候深爱过的人,“25年以前,我的上帝,他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我们疯狂地相爱……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这两部影片中,母亲的形象突然在我脑海重合了,那个体面的,精明的,为女儿的幸福计算着的母亲,却也像极了在各种社会新闻里看到的为难穷小子女婿的丈母娘。
与《恋恋笔记本》不同的是,这部影片中的Susan并没有克服世俗的眼光和困难而与恋人在一起,而是自己率先与Edward发生了冲突,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出现了分歧。
刻薄点说,Susan背叛了曾经的自己。
“那种生活确实很浪漫,可你这样就满足了吗?就这样?”
“如果不是活在现实世界,我们也许很合适,但我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我需要更有规划的人生,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
这是Susan和Edward吵架时,Susan对Edward说出的话。
Edward惊讶于Susan越来越像她的母亲,这种改变又和之前Susan与母亲交谈时相呼应。Susan的母亲说“你可能意识不到,但咱们两性格很像,比你想的还要像。我们最后都会变成自己的母亲那样。”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某天,当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着镜子梳头时,他明白了,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变得成熟,是源于他发现自己开始长得像父亲了。在这儿,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仿佛是一种规律。当这种改变形成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会被冠以“成熟,懂事”,年长的上辈语重心长地感慨,你终于长大了,然后是相互理解,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这种改变,或许是逐渐接受生活的不完美,逐渐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后,那些曾经迷人的脆弱和敏感都被生活碾碎,直至消散,而后在理性的驱使下变成一个现实主义者。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朝着你完全没有预计的轨道发展?”Susan向对面坐着的朋友问到。这也是她对自己的疑问。
生活到了这一步,到底是不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是,又好像不是。
是Susan选择离开Edward,并做了一件糟糕的事。可回忆起以往的岁月,她又夹杂着愧疚和不安。如今生活的样子能否归咎于生活本身对她造成的改变,还是,本来她就是这个样子?
Susan擦掉了浓艳的口红,改了发型,看着镜子,仿佛看到了19年前的自己,欣然一笑,准备赴Edward的约。
可是生活,它最会和人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