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涵盖了三代人破碎的一生。
没有人是完美的,爷爷软弱无能,父亲地痞无赖,母亲胆小怕事,哥哥有勇无谋,弟弟逞强好胜以及主人公孙光林游离众人之外的冷漠孤僻。
愚昧、自私、恶毒。
不仅是他们的代名词,更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
但归根到底,穷才是原罪。
不自私、不凶狠,可能连活着的权力都没有。
在穷面前,没有任何文明。
比如:
祖母看了外面两只小鸟嬉戏,就被婆婆判定为不贞,拿着一纸休书开始流浪,被满身猪油恶臭的屠夫糟蹋玷污,最后被一无所有的祖父捡去当老婆。
母亲生孙光林时,是自己强忍着疼痛,拿着剪子独自生产,然后拖着空荡荡的身体,一脸苍白去给父亲送饭,最后被父亲斥骂,“你是不是想饿死老子”
父亲不仅无赖,还好色,情急之时,拽着老婆跑到别人家里发泄情欲,做完之后还得意洋洋地跟别人吹嘘,“我快不快”
…
人性的丑陋在余华老师的笔中格外清晰。
这本书不如《活着》知名,但是很多细节却比《活着》更能让你感受到时代的荒诞。
余华老师在这本书中经常用到一个成语——一劳永逸。
在描述弟弟孙光明溺水死亡时:“孙广才以为孙广明是口中吐水,那时他还不知道孙光明已经一劳永逸地离去了。”
在描述朋友苏宇脑血管破裂致死时:“我的朋友躺在一劳永逸之前的宁静里。”
相比较于活着,死去才是一种解脱。
即使死相很惨很可怜,但这个世界的苦楚也与逝者无关了。
整本书穿梭在孙光林的回忆之中,时间线时不时从童年跳笔到青年,再从青年跳笔到过去。
书中每一个有名字的人,余华老师都交代了他们的结局。
虽然整本书充满怪诞与幽默,但也不缺少温情。
那便是苏宇和鲁鲁。
苏宇是孙光林在学校唯一的朋友,他主动走向孙光林,让孙光林孤僻的人生感受到什么是友谊。
19岁死于脑血管破裂,死之前父母和弟弟都经过他的面前,却都以为他睡了,没有人知晓,他正在通往死亡的路上挣扎着。
而鲁鲁,孙光林是被他的眼神吸引住的,倔强却清澈。在年幼的鲁鲁身上,孙光林感觉自己成为了苏宇,正注视着过去的自己。
鲁鲁每次被别人欺负时,总是会说:“我让我哥哥找你们算账。”
事实上,他没有哥哥,他是孙光林曾经暗恋对象冯玉青的儿子。但冯玉青却没有给与过他母爱,打骂是家常便饭。
冯玉青因出卖身体被抓到劳改场,七岁的鲁鲁拿上所有的家当跑到劳改场,跟所有人说:“我要和我妈住在一起。”
充满悲情的结局,却赚足了读者的怜悯。
在细雨中呐喊,呐喊的是时代的不济,生命的脆弱,人性的丑陋,但上天却不会给呐喊的人任何回音。
眼泪、声音、痛苦、愤怒全都在雨水的冲刷下,消失殆尽。
虽然整本书都充满悲剧,但那个时代的痛需要有文字来让世人铭记,即使故事是虚构的,但现实或许会比虚构更加怪诞。
最后想说的是,余华老师的书,在易读性上绝对无可挑剔。翻开第一页后,书没读完绝不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