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设计模式(二十一):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当对象的内部状态改变的时候,允许对象执行不同的流程,看起来就像改写了一个对象,核心的方法是把复杂状态变化情况下的流程抽象出来,简化复杂情况状态的判断。

我们设计一个应用场景:当状态是CPU使用率,在不同状态下的自动化运维脚本执行不同的操作

示例code:

class Base:

    def executor(self, value):
        self.run(value)

class Low(Base):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较低占用率状态"

    def run(self, value):
        print("当前:{} 值:{}".format(self.name, value))
        print("无应急情况执行")

class Large(Base):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较高占用率状态"

    def run(self, value):
        print("当前:{} 值:{}".format(self.name, value))
        print("发送警报邮件")

class Statu:

    def __init__(self):
        self.value = 0.1
        self.low = Low()
        self.large = Large()
        self.ststu = None

    def monitor(self):
        if self.value <0.5:
            self.ststu = self.low
        else:
            self.ststu = self.large
        self.ststu.executor(self.value)

if __name__ == '__main__':
    test = Statu()
    test.monitor()
    test.value = 0.9
    test.monitor()

当前:较低占用率状态 值:0.1
无应急情况执行
当前:较高占用率状态 值:0.9
发送警报邮件

优点:

1、封装了转换规则。

2、枚举可能的状态,在枚举状态之前需要确定状态种类。

3、将所有与某个状态有关的行为放到一个类中,并且可以方便地增加新的状态,只需要改变对象状态即可改变对象的行为。

4、允许状态转换逻辑与状态对象合成一体,而不是某一个巨大的条件语句块。

5、可以让多个环境对象共享一个状态对象,从而减少系统中对象的个数。

缺点:

1、状态模式的使用必然会增加系统类和对象的个数。

2、状态模式的结构与实现都较为复杂,如果使用不当将导致程序结构和代码的混乱。

3、状态模式对"开闭原则"的支持并不太好,对于可以切换状态的状态模式,增加新的状态类需要修改那些负责状态转换的源代码,否则无法切换到新增状态,而且修改某个状态类的行为也需修改对应类的源代码。

使用场景: 1、行为随状态改变而改变的场景。 2、条件、分支语句的代替者。

注意事项:在行为受状态约束的时候使用状态模式,而且状态不超过 5 个。

imag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链接:https://github.com/WiKi123/DesignPattern作者: WiKi123(gi...
    树懒啊树懒阅读 3,653评论 0 2
  • 设计模式汇总 一、基础知识 1. 设计模式概述 定义: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
    MinoyJet阅读 3,984评论 1 15
  • 创建型模式 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是 Java 中最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类型的设...
    隔墙送来秋千影阅读 2,688评论 0 11
  •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
    苏苏落叶阅读 249评论 0 0
  • Realm是一个跨平台的移动数据库引擎,它是专门为移动应用所设计的数据持久化解决方案之一,先看下性能对比 1.使用...
    BLUEVIPIOS_阅读 1,20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