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识教育的想法
以前的以前,我一直觉得通识教育离自己很远,很不真实。但是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你为什么离开龙湖》
一名本科哈工大,同济建筑学研究生,讲述了自己在龙湖工作了三年的感受,以及离开的原因。
行文清晰流畅,言语中不时透露出的对生活的调侃确实很见功底。当然其中最触动我的,是她对建筑学的认知。
大致是说,“我不后悔学建筑学,这是一门很重视培养人美感和通识教育的学科。国内的教育更注重综合性,即艺术与逻辑的结合,而国外更注重社会环境背景下,建筑语言的呈现与思考。对于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来说,始终是一门很好的学科。
最后作者也说,通过研究生期间半年在芬兰的交换经历,也确实认识到了发达国家对于建筑教育中社会学训练的重视,更注重培养学生从社会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也听有的去实习的同学讲,发现自己前三年学的白学了,实际工作中根本用不到。“建筑学教的,90%都是用不上的。”
也一度使我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选择了一个“玄学”专业,走出校门完全比不过学计算机、学电子的同学。
今日看完之后再想,建筑学是理工和人文的结合。而且本科教育本身就是通识教育。如果没有经过美学的训练、对黑白灰的理解,甚至去理解社会,一次次的尝试生成一个概念,并且用逻辑让这个概念得以自洽。甚至更多东西。对于社会的认知,对于人的行为心理的认知。
需要学习的很多很多,需要理解的也很多很多,可以锻炼的更是太多
尤其是对于写作,这一方面的训练。我开始有一点想法了。
一个人阅读经典名著,文学典籍。并不是为了装逼显摆,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更多是要跳出自己的局限性。文学能够让我们脱离自己的经历,去认识世界。历史则能脱离自己的国家,在更大的范围里去看待问题。
如此人的气质必大不同,一颦一笑,皆是涵养和三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