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背后的心理机制

引子

一次,《影响力》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和他的一位朋友一道参加了一个介绍超自然冥的想的讲座,主持讲座的两位年轻人宣称他们的协会能提供一种独有的冥想术,能让人实现各种想要的美事,不仅能让人收获内心的平静,修炼到高阶后,甚至能叫人掌握超能力——比如腾空飞行、穿透一堵墙等。

坐在作者身边的友人听着这些荒谬的宣传如坐针毡,站起来一一驳斥了刚才的那番谬论。短暂手足无措的沉默之后,这两个年轻人尝试反驳,但终于没能成功,无奈承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但接下来不寻常的事发生了:提问时间过后,一大群听众围着两位讲师,竞相掏出75美元,报名参加他们的冥想培训。作者以为这些听众没有听懂他朋友的反驳逻辑。然而,事实证明,情况完全相反。

这种奇怪现象背后的心理学机制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认知失调。


概念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更精确一点来说是两种认知中所产生的一种不相容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失调感”(失调感与认知因素矛盾的程度和重要性有关),这里的”认知“指的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形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态度,以及行为。

以上是维基百科的解释。

简单来说,认知失调就是一种“不一致”,以及随之而来的“失调感”:有时是行为和态度的不一致(最常见),有时是信仰和现实的不一致。而开头的那个例子则是一种“希望超自然冥想术确实能管用的强烈愿望“和”对有理有据的反驳逻辑隐隐约约的信任“之间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带来了让人紧张、不适的失调感,而它随后化为一股强大的动力,使人们立即做出改变来脱离这种状态。

“我本来不会当场就掏腰包的,因为我现在穷得都快破产了。我原本打算等到下次听讲座再说的。可你的朋友一开始说话,我就晓得,最好还是现在就把钱给他们。要不然,一回家,我就会想到他说的话,再也不会报名了。”

某位听众会后这样对西奥迪尼解释道。

在遭受失调感折磨之际,他立即做出了回应,但他的做法并不明智。由于对超自然冥想术的孤注一掷,让他本能地不愿改变对此的态度,拒绝听从理性的声音,使得他转而改变了行为与这种态度保持一致。参加该课程不仅无法改善他的现状,甚至还让他离破产更近了一步,但最糟糕的还不是这个。


生活中的认知失调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这句红极一时的网络用语,大概大家都有听过。这句玩笑话背后蕴含的其实就是认知失调机制。心里真实的态度其实是“要”,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表现出来,嘴上只能说“不”,于是这两种矛盾的“认知”发生了冲突,继而产生了的不愉悦的失调感,而这时不自觉采取的消除失调感的手段就是展现真实态度的举动,即嘴上说这不要的同时身体说着“要”。这时身体动作反应的是真实的态度。

举个具体的例子。过年阿姨塞红包给你,你从一开始推辞到边说不要边敞开口袋。(如果把边说不要边敞开口袋的行为看作是有意为之,可能就不在认知失调的讨论之列了,暂且把下面这张图看作是改变行为之后的表现)


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消除由于拒绝红包而引起的失调感:



1. 改变态度

改变对红包的态度,与自己的推辞的行为保持一致(“其实我已经有很多压岁钱了,也不差这几块钱对吧?”,“收了也是上交给爸妈,干脆不要!“)

2.  改变行为

改变自己行为,与态度保持一致(从“嘴上说不要”到“边说不要边敞开口袋“)

3.    增加态度和行为间的一致性

增加一致性,使得两者没有那么矛盾(“这时收了钱,以后还得还回去,万一下次让我包这钱怎么办?我收红包还不是为了扩充我的小金库,这时不收,说不定我爸妈还会去奖励我呢。不收!“)

4.    减少选择感

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相信自己别无选择(“虽然我真的很想要红包,但是收了爸妈会打我,只能不收,诶~”)

5.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顺序

改变对两个认知赋予的重要性顺序(收了红包拿这笔钱买我想要的手办比回家后挨一顿打值得)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

这种认知失调现象可能更为常见。在这里,“想得到葡萄”的愿望和“吃不到葡萄”的现实发生了冲突,由此带来的失调感以及一些外在的因素(如旁人的嘲讽、揶揄)让人不适。但是,得不到葡萄的现实就摆在那里,由不得你不承认,于是,一些吃不到葡萄的人匆匆扭曲自己的认知,宣告众人,“葡萄是酸的,我才不想吃”。

类似这种认知失调现象比比皆是:“不是追不上,是我压根就不想追那女孩。个子不够高,皮肤不够白,相貌也就那样,这种女孩满大街都是,我怎么会喜欢她”;“这回要是升职得调到北京去,但首都雾霾太严重,交通还那样。我这不是不想去吗,什么叫参加了也白搭?开玩笑,要是我去竞选,就没其他人什么事了!”…

通过丑化自己想要得到的对象,或者强调对象的缺点,来否定认知的前提,即我们一般假设,某样东西、某个人是美好的,自有其优点的,我们才会想要去的得到ta,从而让自己看起来“下得了台”。

但是,否定自己的认知让自己一时“下得了台面”的做法不仅无益于自己的形象,而且容易导致认知扭曲。

希望看到这的各位能在下次”急于下台“的时候想起认知失调这个概念。(面子文化荼毒我们太深了。)

决断后效应

这个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决断的时候,往往犹豫不定,认为各有优点,难分高下,一时之间难以做出选择。但是一旦做出决断后,决策者的态度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选中的事物格外喜爱,并且采取贬低的态度对待未被选择的事物。

这其中蕴含的认知失调机制比起其他现象中的更隐晦、更难觉察。作出选择意味着放弃未被选择事物的利处,接受了被选择事物的弊处,对这一结果的认知与一般的人对自身的评价(‘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 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人的失调感。为了消除它,可以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所作选择是难于改变的,于是,便采取重新评价各种事物的方式,收集新的信息缓解由于决策造成的失调感。这时,他更多地意识到被选事物的优点和被拒绝事物的缺点,致使对两种事物的评价在态度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这一经历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人内部消除失调感的过程。往后,在我们经历这种选择前后的变化之时,我们就能意识到,这是认知失调机制在捣鬼。

更多认知失调

前面只是举了几个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比较有代表性的认知失调现象的例子,但其实涉及认知失调的现象和实验远不止于此:小到言不由衷时流露出的不自然表情,大到笃信的预言失灵时更加信奉该宗教的奇怪现象,这种种的背后都是认知失调机制在暗地操弄。在这里因为篇幅的原因不再一一详细分析,只是简单罗列,供有需求的读者深入探究。

费斯廷格不充分合理化实验

【Frey,1956】

以削弱失调感增强信念(宗教)

【Frey,1957】

研究人类如何以其自身的观点来找寻一致的信息,而不是不一致的信息,以防止认知失调的发生

【Frey,1986】

研究人类对与其坚定的信仰、看法等不一致的资讯如何反应

【Festinger,Riecken,&Schachter,1956;Burris,Harmon-Jones,Tarpley,1997】


为什么要了解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的创始人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指出,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

不知你发现没有,在上述提到的现象和实验中,所有经历认知失调的人都几乎是下意识采取了行动,这意味者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根本没有经受过理性的拷问。

洞悉这一理论让我们在“不一致“带来的失调感中挣扎之时、快要做出不智的行为之际能警觉地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什么,让这种在幽暗中潜行的意识机制在理性的灯光下接受审视,让我们不受到”默认程序“的干扰,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出明智的决定。




参考引用:

认知失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7%9F%A5%E5%A4%B1%E8%AA%BF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fatjaaGIspAXKJTf2ZIi0Jmg839tU0QebRtNl4GgS42He0936OLqQGhT0k3TED5_0Zqy8ad1rzss6xSdy-TQ152Bww7stHHBkmeClPL4Okovsv4wbArXo8KfC__6JE

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6%98%82%C2%B7%E8%B4%B9%E6%96%AF%E5%BB%B7%E6%A0%BC

费斯廷格与美瑞尔·卡尔史密斯1959年的经典实验: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Festinger/index.htm

认知神经科学: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

Aronson, E. (1969).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 current perspective.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4, pp1-3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Festinger, L. and Carlsmith, J. 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203-211. Full text.

Festinger, L., Riecken, H. W., & Schachter, S. (1956). When prophecy fail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