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喜欢看国外(特别是米国)的影视源于初中时代,那个时候,英语开始有感知性的体验,而个性也开启了寻找与漂泊的懵懂模式,缘分由此而起。我常感觉,与美剧的相遇犹如一场如约而至的曼妙相逢,每一次的相碰都能撞击心灵,一次一次,一层一层。
01--教我领会:沟通(懂得如何为自己发声)
渐行的这些年,她已然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里面的一些体验深深的影响着我,例如:他们很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基本不会委屈自己,发声,为自己呐喊,为自己的感受感觉发声,是外国人的基本相处模式,但是,他们会求同存异的去发声。在【美女上错身】里,当风流上司提议与候选合伙人金小姐去委托他们打官司的旅馆约会时,金小姐回答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喜欢这个主意,但是,不喜欢这个地方。”伴随着BOSS的疑问,金小姐缓缓道来:“你知道我负责这个官司的同时,也查了她的所有入住资料,你入住了有11次,暂且不说,和多少女人来过,只是,我不想成为这个旅馆的第十二次,我们要有,属于我们的,这一次。”这句话,能反应很多东西,我想说的一点,是表达能力。首先,赞同,即使你是个花心渣男,但鉴于你对我此刻的真心用心,我对你也是不妨一试的心态,先赞同认同你,同时,非常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主张,美剧里的这些为自己发声的话语权,普遍而合理的存在着,让我经常反思沟通这一课题。
02--教我领会:灰色(人生并非只有黑白)
这个道理,估计很多人都懂,但如果一部电影,用让你揪心的角色及情节体现出来,那种真正入心的效果,就非同一般了吧。【夺面双雄】是初中看的一部片子,那时也处于叛逆期吧,反正就是感觉看啥都容易不顺眼,自己也容易感觉与周围不入流,批判性思维确实有过头的倾向。这是尼古拉 凯奇的电影,电影里,他是个无恶不做之派,另一个正义化身约翰 特拉沃塔是一名FBI探员,儿子被尼古拉杀害,俩人从此结下不共戴天之怨,尼古拉竟然绑架了最著名的整容师,把俩人的容貌换了,因为恶人把一切证据毁灭得很好,就这样,正义使者竟然从此沦为亡命徒,而尼古拉却登堂入室,成了约翰妻子的丈夫与女儿的父亲。当他们适应各自生活时,换脸尼古拉的痛苦煎熬,那种必须成为恶人去适应去继续缉凶的耐力与考验,大恶人侵入约翰生活时,我们为约翰妻子与女儿倒吸一口气那种紧张与不忿,现今依然有感。这两大演员今时今日已然是影帝级人物,把这些个场景剧情演绎得扣人心弦,当时给我的冲击力很深很深,“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看不到的不一定是假,唯有让日子与心灵去探索,才有说话的份量”,这个震撼的故事,激发了我的探索与追究精神,任何事情的表现与真相 到底如何相连,一个人的好与坏是不是就是一个固定了的属性?我做这个事情到底有几面性?我成为了我,又不仅仅是我。
03--教我领会:更加多去说爱
“I love you, sweet heart.”这类话语,充斥着米国影视吧,父母对即将入睡的孩子,情侣间,夫妻间,闺蜜间,“LOVE”无处不在,我成长于一个独生家庭,一直以来习惯了来自所有爱护与包容,身在其中确实很难有特别感受,直到有一天,就是一个高中的下午,一个男同学(他是几兄弟姐妹的,当时的班里独生不多)得知我是独生子女后,特意过来问我一个问题:“你在家里是不是时刻都受到关注?”我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想过,经他这样一问,回想一下,自从寄校之后,每周末回家,妈妈和奶奶都会看着我吃饭喝汤,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是看着我吃饭,我会眉飞色舞的跟他们说一系列事件,他们就是开心的看着,不时给我盛汤盛饭,又记起我爸说,我第一晚住校,我妈在家猫着哭呢。我是个女孩儿,从小收获了太多不敢想象的爱,虽然女孩儿可以粘腻,可以亲父母与奶奶,可以用一切行动去表示爱,但是,也许我们的氛围真的不会说太外露于这些,我也是到了好大的年龄了,才开始很外露很外露的去和他们表达:“我爱你,胜于世界一切,能成为你们的宝贝,就是我一辈子最大的幸福。”我的生活,我的日常,渐渐铺满了外露与内敛并存的爱,包括我的大家庭与小家庭,现在也经常和儿子互诉爱意。爱要及时,更需高调。
美剧还有很多很多给予我力量和指示的地方,我觉得,因为身处中国这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度,我们有着外国人所无法拥有的骨子里的情怀与传统,每当我爱上国外文化一分,我就更加认可我的祖国,更加热爱她的传统与文化,泱泱历史大国的文化底蕴,正因为我们拥有着,才能如此包容与开阔去认识其他事物,接纳其他事物,或者发展其他事物.
“我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