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大拿观看哪些指标

来自大佬

作为价值投资者,核心逻辑是“以合理或低估的价格买入具备长期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优良的公司”,而市盈率(PE)、市净率(PB)、股息率、盈利收益率是判断“价格是否合理”和“公司质地”的核心量化工具,“价值指标”则是这类工具的统称(或组合应用)。这些指标并非孤立使用,需结合行业特性、公司基本面(如护城河、现金流)交叉验证,避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以下逐一拆解:

一、核心价值指标:定义、用法与注意事项

 1. 市盈率(PE,Price-to-Earnings Ratio)

- 定义与公式:股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公式为 PE = 股价(P)÷ 每股收益(EPS)。 

  (注:EPS常见三种口径——静态EPS:过去12个月已公布盈利;TTM EPS:过去4个季度滚动盈利;动态EPS:券商预测未来12个月盈利,价值投资者更偏好前两者,因预测存在不确定性。)

- 核心含义:衡量“投资者为公司每1元盈利付出的股价成本”,或“按当前盈利水平,收回投资成本所需的年限”。 

  例:PE=10,意味着按当前盈利,理论上10年可收回本金;PE=30,则需30年。

- 价值投资判断逻辑: 

  - 横向对比:与同行业(业务相似、规模相近)公司比,PE低于行业均值,可能被低估;高于均值则需验证“高PE是否有高成长支撑”(如茅台PE长期高于其他白酒,因品牌护城河强、盈利更稳定)。 

  - 纵向对比:与公司自身历史PE中枢比,若当前PE处于历史10%分位以下(即过去10年中90%时间PE更高),大概率处于低估区间(需排除盈利大幅下滑导致的“虚假低PE”)。 

- 注意事项: 

  - 不适合 周期股(如钢铁、煤炭):周期顶部时盈利高,PE看似低(实则是“盈利峰值陷阱”,后续盈利下滑会导致PE被动升高);周期底部时盈利低,PE看似高(实则是“底部机会”)。 

  - 不适合 亏损股:EPS为负时PE无意义,需用市销率(PS)等替代。

2. 市净率(PB,Price-to-Book Ratio)

- 定义与公式: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公式为 **PB = 股价(P)÷ 每股净资产(BVPS)。 

  (每股净资产=公司净资产÷总股本,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代表公司“账面净资产价值”。)

- 核心含义:衡量“股价相对于公司账面净资产的溢价程度”,反映“股东权益的市场估值”——PB=1,意味着股价等于净资产(市场认为资产价值无溢价);PB>1,意味着市场对资产价值有溢价(如品牌、技术等无形价值);PB<1,意味着股价低于净资产(可能被低估,或资产质量差)。

- 价值投资判断逻辑: 

  - 适用行业:重资产行业(如银行、保险、制造业、地产),这类行业净资产(厂房、设备、金融资产)是盈利核心,PB能直观反映资产估值;轻资产行业(如互联网、传媒)不适用,因核心价值是数据、品牌、人力,未计入净资产,PB会失真。 

  - 结合ROE使用:PB低≠有价值,需搭配 净资产收益率(ROE) ——高ROE(如长期15%以上)+低PB(如PB<2),才是“优质资产被低估”。例:ROE=20%、PB=1.5,说明资产盈利效率高,且股价未过度溢价;若ROE=5%、PB=0.8,看似低估,但资产盈利能力弱,可能是“垃圾资产”。 

- 注意事项: 

  - 需警惕“净资产水分”:若公司有大量商誉、坏账、减值资产(如高商誉的并购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账面净资产会虚高,实际PB比计算值更高,需看“扣非净资产”(剔除商誉、待摊费用等)。

 3. 股息率(Dividend Yield)

- 定义与公式:年度现金分红与股价的比率,公式为 **股息率 =(年度每股股息 ÷ 股价)× 100%**。 

  (注:“年度每股股息”是公司实际发放的现金分红,不含送股、转股等非现金分红。)

- 核心含义:衡量“投资者持有股票的现金回报效率”,是价值投资中“真金白银的安全垫”——股息率越高,短期现金回报越强;长期稳定分红,说明公司盈利真实、现金流健康(无利润造假动力)。

- 价值投资判断逻辑: 

  - 筛选“现金奶牛”:优先选择“连续5年以上稳定分红、股息率高于无风险收益率(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前约2.5%)”的公司,如公用事业(水电、燃气)、高股息蓝筹(如银行、消费龙头)。 

  - 判断估值安全边际:股价下跌会被动推高股息率(若分红不变),若股息率升至历史高位(如超过5%),且公司盈利未恶化,可能是“市场错杀”的买入机会;反之,股息率过低(如低于1%),可能反映股价过高。 

- 注意事项: 

  - 警惕“一次性高分红”:若公司某年分红突然大幅提高(如动用历史留存利润),而非基于持续盈利,后续可能无法维持,这类高股息率不可持续。 

  - 成长股例外:高成长公司(如科技初创企业)会将利润再投资(扩产、研发),分红少、股息率低,不代表无价值,需结合成长能力判断。

 4. 盈利收益率(Earnings Yield)

- 定义与公式:每股收益与股价的比率,是市盈率(PE)的倒数,公式为 **盈利收益率 =(每股收益EPS ÷ 股价P)× 100% = 1/PE**。 

  例:PE=10,盈利收益率=10%;PE=20,盈利收益率=5%。

- 核心含义:衡量“单位投资(每1元股价)能获得的盈利回报”,比PE更直观——直接与债券、理财等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对比,判断股票的“相对收益性价比”。

- 价值投资判断逻辑: 

  - 格雷厄姆的经典筛选标准:盈利收益率需高于“无风险收益率的2倍”(如国债收益率2.5%,则盈利收益率需>5%,对应PE<20),否则股票不如买债券安全。 

  - 筛选低估值股:盈利收益率越高,说明“股价对应盈利的回报越强”,适合防御型价值投资(如经济下行期,优先选盈利收益率高、盈利稳定的消费股)。 

- 注意事项: 

  - 与PE的局限性一致:仅适用于盈利稳定的公司,不适用于周期股、亏损股;需验证EPS的真实性(如是否依赖非经常性损益,如政府补贴、变卖资产,这类盈利不可持续,盈利收益率会失真)。

5. 价值指标(Value Metrics):不是单一指标,而是“组合工具”

上述PE、PB、股息率、盈利收益率均属于“价值指标”,但价值投资从不依赖单一指标——单一指标易踩坑(如低PE可能是盈利衰退,低PB可能是资产减值),需**组合验证**: 

- 经典组合1(格雷厄姆“烟蒂股”策略):低PE(如PE<15)+低PB(如PB<1.5)+高股息率(如>3%),筛选“股价低、资产实、分红稳”的低估股。 

- 经典组合2(巴菲特“优质价值”策略):高ROE(长期>15%)+合理PE(如PE<25)+稳定现金流,筛选“盈利效率高、估值不泡沫、财务健康”的优质公司。

 二、其他重要的价值投资指标

除了上述核心指标,价值投资者还会结合以下指标判断公司“质地”和“估值安全性”,避免“买错公司”:

1. 净资产收益率(ROE,Return on Equity)

- 定义与公式: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公式为 **ROE =(净利润 ÷ 净资产)× 100%**。 

- 核心含义:衡量“公司用股东投入的资本赚钱的效率”——ROE越高,说明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是“公司护城河”的量化体现(如茅台ROE长期稳定在30%以上,远超行业均值,因品牌护城河强)。 

- 价值投资用法:优先选择“连续10年ROE≥15%且波动小”的公司(避免短期高ROE,如周期股峰值),再搭配低PB——高ROE+低PB,是“优质资产被低估”的黄金组合。

 2. 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 定义与公式:税后净营业利润与投入资本的比率,公式为 **ROIC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 投入资本IC)× 100%**。 

  (投入资本=净资产+有息负债-无息负债,剔除了“免费负债”如应付账款,更真实反映“公司实际投入的资本”。)

- 核心含义:比ROE更精准的“盈利效率指标”——ROE可能通过举债(无息负债不算)虚高,而ROIC排除了“杠杆干扰”,直接反映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 

- 价值投资用法:ROIC长期>10%(尤其是>15%)的公司,说明核心业务能持续创造价值;若ROIC<5%,则公司可能在“毁灭价值”(赚的钱不够覆盖资本成本)。

 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Operating Cash Flow,OCF)

- 定义:公司经营活动(如卖产品、提供服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净额(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 核心含义:“净利润是纸面数字,现金流是真金白银”——净利润可能通过应收账款(先确认收入,未收到钱)虚增,而经营现金流是实际到账的钱,反映盈利的“真实性”。 

- 价值投资用法:优先选择“连续3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的公司(说明盈利有现金支撑,无虚增);若经营现金流长期为负,即使净利润高,也可能是“财务造假”或“业务模式有问题”(如大量赊销的公司)。

4. 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PE-to-Growth Ratio)

- 定义与公式:市盈率与盈利增长率的比值,公式为 **PEG = PE ÷ 盈利增长率(G)**。 

  (G通常取未来3-5年的预期复合增长率,或过去3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

- 核心含义:平衡“估值(PE)”与“成长(G)”,避免“只看PE低而忽略成长,或只看成长而接受高PE”。 

- 价值投资用法:PEG<1,说明“PE低于成长率”,可能被低估(如PE=20,G=30%,PEG=0.67);PEG=1,估值与成长匹配;PEG>1,可能被高估(如PE=50,G=30%,PEG=1.67)。 

  (注:适用于成长型价值股,如消费升级、科技细分龙头,不适用于纯周期股。)

#### 5. 市销率(PS,Price-to-Sales Ratio)

- 定义与公式:股价与每股营收的比值,公式为 PS = 股价(P)÷ 每股营收(Sales Per Share)。 

- 核心含义:衡量“股价相对于公司营收的估值”,适用于“净利润为负或盈利不稳定”的公司(如科技初创企业、互联网公司,尚未盈利但有营收)。 

- 价值投资用法:横向对比同行业PS,若PS低于行业均值,且营收增速高(如同比增长30%以上),可能是低估;若PS过高(如远超行业均值),且营收增速放缓,需警惕泡沫(如某些未盈利的网红公司,PS达100倍,风险极高)。

三、价值投资的核心:指标是工具,不是目的

最后必须强调:所有指标都是“量化筛选工具”,而非“投资决策本身”。价值投资者在使用这些指标时,一定会结合以下维度验证: 

1. 行业逻辑:公司所在行业是否有长期增长空间(如新能源vs传统夕阳行业),是否有政策支持或护城河(如垄断、技术壁垒); 

2. 公司基本面:管理层是否诚信(如是否频繁减持、财务造假),业务是否有核心竞争力(如茅台的品牌、华为的研发); 

3. 安全边际:即使指标显示低估,也要预留“容错空间”(如格雷厄姆要求股价低于净资产的70%,避免黑天鹅)。

例如:某银行股PE=5(低)、PB=0.6(低)、股息率=6%(高),但行业面临“利率下行、坏账率上升”的长期压力,ROE持续下滑,此时即使指标好看,也可能是“价值陷阱”——这就是为什么“指标+基本面”结合才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