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里的生命故事

昨天晚间和朋友夫妇探讨康复村落地,用众筹的方式,对敲出很多可能性,同时回到自我生命出发去探寻为什么做?朋友谈起去拜访赵文竹先生的启发,人生难得,但来了就是为了不来,在有限人生中寻找出离之道。带着出离心的入世,在承担中寻觅解脱之路。联想到最近和身边朋友探讨众筹的落地,会发现,但凡在坚定的追寻这种模式的,大多不是简单的商业利益的吸引和获利的冲动。或者说不是单纯的为了投资,而是通过众筹项目的载体,实现自我所无法成就但愿意彼此成就的理想。或许,在成功众筹的背后都蕴藏发起人和参与者交织的生命故事。

想想1898,杨老师为解决自己的创办和经营协会中的痛苦而借众筹之道自我救赎。在3A糖友会中,赵平教授因饱受糖尿病之苦,所以用众筹帮助更多糖友实现自我疗愈。易辉的相互保险也是在保险业从业多年后的家国情怀,小众聚合的相互取暖。在这些成功的众筹背后,根藏的是他们基于自我生命探寻的成就或解脱之道。只是迎合时代的特征,借助现代商业和技术的元素。

进一步思考,每个组织生命体背后,首先可能基于一个人或有限的几个人的生命追寻,逐渐发展成一群人共同追寻的理想或情怀,然后逐渐成就为一个社会所共同认同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拓展众筹的思维,的确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否在创立的股权过程用众筹的手法,在组织运营发展中,都离不开筹人、筹智、筹资源的思维和逻辑,离不开对人性的探讨与关怀。越是成功的组织,对人性的洞察越到位。这或许是杨老师一再强调众筹人性论的基础所在。

从个体生命故事到组织生命故事,我想对于后来者的参考是:生命故事是行者的故事,不是想出来的,是随着时光的旅程,生命不断游走中的创造。与随波逐流不同的是,众筹是带着觉知的生命创造,是调动每个个体充分参与的生命创造。又想起志慧姐说众筹:众筹就是挖故事,编故事,讲故事。志慧姐真智慧。当然,前提是你真的有故事,而且你的故事能够激发别人生命故事的共鸣,找到那个共鸣的激发点和同频的节奏,众筹就水到渠成了。

念及此,对自我项目的推荐更加释然。无需刻意去追寻圈子人脉,只是脚踏实地的在每个当下,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演好自己的生命故事,然后静静等待就好!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祝福每个生命都如花般灿烂盛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经历了三轮的原创挑战赛,写作于我是享受与快乐,是身心的放松和自我认知的完美结合。不在意,为什么而写,只在乎布道...
    子斌老师聊众筹阅读 911评论 0 2
  • 作者基于一份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尘封多年的资料,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Claire "High Pockets" Phil...
    一条污蚣阅读 143评论 0 0
  • t大概96年左右吧,aps格式的胶卷初被提起,然后就是各种大幅广告宣传。我妈看看那台没买几年当年也算是高端洋气的理...
    大头星阅读 2,591评论 0 17
  • 我们组空吧学习,在公司的食堂小餐厅举行,首先感谢我们的学委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和新鲜的水果,第一次参...
    徐绍刚阅读 2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