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应当看出和想象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的感知教师叙述和讲解的东西的,以及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可以看出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当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
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能够随时改变课时计划,一个好的老师,好就好在他能够感觉出课的发展的逻辑,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而真正的巩固知识,是让学生对事物,事实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观察到,能够加以分析的实际作业的形式反应出来。
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激发学生阅读科学著作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的问题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一个问题:阅读兴趣和阅读发展区挑战区是否有矛盾?
比如,当我们读休闲书的时候,我们会读得津津有味,比如看小说。但是当我们阅读专业书籍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困难。这里小说是阅读兴趣,专业书籍是阅读的挑战区,那么这两者是否会有矛盾呢?
读这本书,我觉得答案应该是这样的:如果说,当挑战变成了自豪感,变成了兴趣,不断向其挑战,就是一种兴趣,是一种成就。那么,彼此之间就不会有矛盾。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的学习,获得的成功感体验,对发现的欢乐,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真理时的惊喜,能够给人以自豪感和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内心体验,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兴趣点。
并且在这样的挑战过程当中,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思考应该是,成为一种阅读的习惯。另外,读写应该结合在一起,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在学习的道路上。当然,偶尔的休养生息,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精读和自由度相结合,浅读和深入啃读相结合。
二、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首先要做到的事,教师在自己关注的教材的思考上所使用的精力越少,那么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就越高。
第二,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能明察秋毫的预见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它能够根据课堂本身所提示的学生的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性来选择那唯一必须的途径而走下去。特别是当学生向复杂的思维过渡,要求教师给予密切的注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刻板的公式和墨守成规,在学校里本来是不允许的。要激发起学生作为真理探索者的美好的智力情感。
特别要关注,引导理解能力差和想问题不够机敏的学生去发现真理,直到他的思维豁然开朗,那么它就会有发现的欢乐,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真理时的惊喜,能够给人以自豪感和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内心体验。
第三,在课堂上我们所讲的教材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时 ,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的本质上的稳定的兴趣 ,太难和太简单都不行。
但是做到这一点真的非常的艰难,因为我们面对的事,四五十个孩子,不是一对一的教学,那么每个孩子他的已知份额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何让你的教材里面授课的时候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已知和未知的比例呢?我想,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需要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分成几个班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在同一个教室里面进行分层教学,那么对教师的挑战,以及学生的训练有素有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