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骨干班4|网络课程的新设计

昨晚,窦老师从内容的选择、流程的设计、环境的设计、活动的设计四个方面,全面系统生动有趣地讲述了网络课程的设计,让我从中受益匪浅。【听课笔记见图3】

一、为网络课程取一个好名字。

在前面学习中,我开通了CC群,进行网络授课,算是一个初步探索,听了窦老师的课后,又在我原来课程的基础上,新增了针对家长和教师的网络课程,详细地【课程体系见图1】。

我为网络课程取的名字叫【拾光学堂】,寓意:捡拾光亮,照耀成长。

二、构思自己的网络课程。

我以《绘本故事》这个子课程为例,来说说我的课程构思。

A.文字稿

爷爷一定有办法

【作品解读】

《爷爷一定有办法》来源于古老的犹太民间传说,通过反复的手法,讲述了毯子从有到无逐渐变化的过程,由此来表现爷爷的心灵手巧和生活智慧,并把爷爷对约瑟这种平常无声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习目标】

1. 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2. 指导学生认真倾听绘本故事,仔细观察绘本画面。

3、通过故事讲解,让学生从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中,感受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4. 依托绘本,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故事创编。

【学习准备】

课件、绘本

【学习过程】

一 、出示封面,激发兴趣

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你从绘本的封面看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

学生举手上麦互动,说自己的见闻感想。

师:有办法的爷爷是怎么样的?聪明的爷爷在故事里做了什么?这本书就讲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分段赏析,理解故事

通过课件展示绘本,用分段赏析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感受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最后变成一个奇妙的故事的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其中设置了相同的问题:

猜一猜:

你觉得这块料子还够做成什么?

通过不断地引导孩子们去猜测毯子的变化,启发孩子们的思考,活跃课堂氛围。

三、问题闯关,逐层深入

在故事讲完之后,通过一个闯关的环节,即通过问题闯关的形式,邀请孩子们上麦互动,问题包括以下五个:

1.约瑟的毯子经历了哪些变化,可以列举出来吗?

2.请你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为什么约瑟每次都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

4.除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你还能看出画面中的其他故事吗?

5.听完这个绘本,你想说些什么?

这五个问题,由易到难,由封闭性问题到开放型问题,更加深入地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设置一张两个问题的作业单,通过孩子们的反馈,达到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使课堂外延更加宽阔。

五、课后挑战,拓展延伸

在课堂最后,通过一段简短的文字来概括今天的主要内容,再次升华绘本的主题。

B.流程图【见图2】

优质的网络课程,必然有优秀的课程设计,也会在每一次课后不断地进行更新迭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