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零碎 整体 知识点 知识体系 底层逻辑 关联
字数:930,建议阅读时间3-5分钟
这周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中有一篇文章叫《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其中有一个观点令我感触颇深。
吴军老师认为,专业人士常常掌握了成体系的知识,而业余人士只是掌握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这就造成前者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后者只能应用所知的一些知识点。
对此我深以为然。
我自己正在学习商业知识,我发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喜欢把知识点往上面套,比如学习了社交红利之后,不管对方是做什么的,都会出主意,你应该利用社交红利啊,建个微信群,把人拉进来,然后通过互动增强用户黏性,激发重复购买。
这话其实就是万精油,好像放在哪儿都行,实际上很多时候是不适合的,需要根据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具体情况来看。有时候,直接和社群合作,比你自己去运营一个社群要更有效率,成本更低。
每家企业都是一位病人,商业知识点就是药材,专业医生和业余医生(其实应该不存在业余医生的,但很多咨询公司,就充当了业余医生的角色)的区别在于,专业医生是根据病人的症状,找到病因,然后再对症下药。而业务医生,只见症状,不见病因。他们是根据症状,直接开药。
那么给一个企业做咨询时,应该怎样才能找到症状,对症下药呢?
得到《5分钟商学院》的刘润老师有一张图,我觉得能很好的解答这个问题。
所有的方法论,都是有前提条件或者说是环境假设的。所以,我们在分析具体的企业案例时,只有将方法论剥离环境,去掉旧有的环境假设,还原到底层的商业逻辑。
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时代和行业的了解,再去分析用户需求和商业实现的模式,形成新的假设,推导出适用于企业目前状况的新方法论。
要想成为专业人士,我们需要将平常积累的知识点,附着到其归属的底层逻辑上,然后将底层逻辑打通,形成关联的网络。这也是李笑来所定义的智商: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这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在进行商业案例分析时,正确的动作是要用关联、动态、整体的方法,再加上时间轴、概率轴和博弈轴去思考问题,而非简单的套用知识点。
所以,学习知识点是必要的,但是在我们脑海中如果一直只是零碎的知识砖块,那你还是一个业余人士,只有脑海中构建了以底层逻辑为地基的知识大厦,你才完成了业余到专业人士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