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没有一个涵盖所有,大家公认唯一正确的定义。科学的定义至少为两个,而且这两个定义不能统一为一个。
其实,这不是科学独有的偶然的现象。而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可以从网上查一查,你会发现,不同的哲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对科学会有各自完全不同的定义。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你可以任选一个概念,比如物质,文化,知识等等,你会发现,同科学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你可以无限制地这样任选一个概念试下去,结果都同科学概念一样,有多个不同的定义,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为什么会如此呢?
范围论给出了回答。
范围论认为,造成一个概念有多个不同的定义的原因,在于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和人类眼睛观察客观事物的范围性。
范围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整体,具有整体性,而人类眼睛观察的只是部分,而无法观察到整体。
其实,观察的范围性是很好理解的。我不知你现在在干什么,你是不是在玩手机呢?请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是在玩游戏吧?那好,从大的方面说,你看到的仅仅只是游戏而已,因为在游戏之外,手机里还有其他方面内容,比如悟空问答,西瓜视频等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就是说,从大的方面讲,你看到仅仅只是某一范围的东西。
从小的方面讲,你看到的游戏也仅仅只是游戏的某一个或某一类,因为游戏的种类太多了,你不可能同时去玩。当你在玩某一个的时候,你已经将自己的视野,限定在一个十分狭窄的范围内。
其实更容易体现观察范围性的事例,就是你任意观察一个物体,不论你如何变换观察角度,在你看到某些部分的同时,也存在着你看不到的部分。
你看到手机的正面你看不到反面,你看到反面时,你又看不到正面。
总之,客观事物是立体的,是由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整体,而我们的眼睛只能观察到部分。
由于概念,它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无论是直观的还是抽象的,它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概念它也具有整体性。
包括科学在内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是由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整体,具有整体性。我们只能给组成科学概念的某一部分下定义,而无法给整体下定义。
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为科学下定义的情形,于是,就出现了多个定义并存的现象。
科学如此,其他概念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