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痰多+气滞咳嗽的舌象,怎么调?

我们不止一次的分享过,关于舌苔腻(颗粒粗的好调,细的不好调),说明她的湿气是非常非常重的,也就是说她脾虚的程度很重,因此她生痰是正常的,而且痰不好化掉,老是感觉就一口痰老咳不出来,怎么调都效果不佳,因为你湿气化不掉。

舌象分析

舌面的气滞点很多,局部点已经化热了,形成了草莓点。而且化热的点集中都在上焦部位,气滞点(气机郁滞不通畅)。

我们说舌高必腹胀,舌苔腻必腹胀,舌面有气滞点也腹胀。拍孩子肚子砰砰砰作响,那想,当她气机不通的时候人体运行不畅,不好调。

既有痰咳同时还会有气滞型的嗽,就是刺激性的咳。我们说心肺居上焦,气机要往下走,那就不咳了呀,结果这气往上顶着,她自然就会咳。而且肝气还郁结,舌头两侧还厚。

调理思路

从临床经验来讲,先调气,让她先通了两侧的气点多,常用的方法像清肺平肝、补脾、揉板门(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另外就是搓摩胁肋、摩丹田、敲打腿内外侧肝胆经,当然,我们讲要调这种气,揉膻中也特别好。运动,是调节气机的最好办法,加强户外运动。

再看孩子,气点虽然有的地方是化热的,但看他的苔,整个集中在脾胃和肾区,苔很厚但不黄。说明她脾肾仍然是寒症,因此我们用燥湿法,像补肾阳、补脾阳、揉外劳、顺运八卦、推三关都可以用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一见苔厚就消导,没有效果,她不是积食化热的舌苔,是寒湿苔,一定要用温补的思路来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已经是金华佗舌诊微课堂的第四课了,也是我们的舌诊的公式的最后一讲。讲完这第四个以后呢,初阶算是已经讲完了。如果...
    觉慧了悟阅读 4,071评论 0 3
  •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1.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 2.《黄帝内经...
    觉慧了悟阅读 4,162评论 0 2
  • 望诊注意事项: (1)光线 (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 (3)有步骤、有重点: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 ...
    宋若允阅读 6,384评论 0 4
  • 爱护好脾脏,爱护好自己。 脾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位于腹腔的左后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
    小荷画竹阅读 4,272评论 0 1
  • 望闻问切的意思 中医诊病方法是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称为四诊: 望闻问切的意思 望诊: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
    君人阅读 7,36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