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读后感-01 形成

最近深受碳9的输出带动吸收内化的氛围影响,打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输出一些读过的好书,以达到帮助自己吸收知识的目的,顺便涨点粉。

KK的《必然》拿到后,就一口气读完了,主要感觉就是并没有失控那么震撼,很多关于未来的预测都其实是人尽皆知了。而且KK的写作风格依然是失控那个调调,必须静下心仔细边读边思考,才能领会。这本书结合《罗辑思维》的社群进行预售,几天卖掉10万册,让人深感先有粉丝再有图书的定制化时代快到来了。

回到读书笔记。

我们都在不同场合听过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增,熵代表事物中的无序度,事物都在缓慢的变得无序。需要靠外界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是一个app你玩几天就觉得没意思了,它的用户也在不断流逝,也就不再有新的内容产生,这就叫熵增。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靠产品升级和运营手段不断的引入新的用户新的内容,让app的内部生态保持有序。这种不断升级的过程用生物的角度看其实就是进化。而进化总是不会停歇的,新的科技带来了新的问题,你需要发明出更新的东西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本章的题目,形成。

我们也许会抱怨,这种不断的升级会逼着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的变成菜鸟。然而从造物者的视角看,正是这种熵增的趋势逼迫着事物不断进步,我们人类能从食物链脱颖而出并不断帮助社会演化到更高级的形态,也是源于这种力量。

然而形成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很难被察觉。就如同你盯着一片云,你可能感觉不到它在动,但是如果你用手机录下来,再去回放你就可以看到这种演变。人类往往因为看不到未来所以选择不去相信,想想现在的独角兽企业,但是回到5年前,你也许完全不会相信。所以要始终相信我们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过去的30年为我们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基础,未来还有很多伟大的事物还没发明出来,2016年虽然已经独角兽林立,但依然是一片创业的处女地。

形成放在第一章是为了给后面的章节打伏笔,让人看到希望,愿意去了解未来可能的趋势。而“2016年是最佳的创业时机”更像是KK为中国粉丝定制的一句鸡汤,所以在第一章我就想提醒读我文章的朋友们,读所有的章节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之方向 ——从普世价值走向同一价值 第九章信息本体论的重建 信息是什么?数学家香农给出的定义是:“信息是...
    李沐之的简书阅读 5,532评论 2 11
  • 摘要 根据两条基石假设:1.自然选择 2.熵增原理,推导出人生精进的第一性原理复利。通过发现一些我们生存的规律,从...
    变换之水阅读 8,266评论 1 13
  • by:孤鸟差鱼 多少次 与你的虔诚比起来 我都胜之不武 惭愧至极
    孤鸟差鱼阅读 3,073评论 0 2
  • 年华已逝, 岁月不再, 烟花灿烂, 泪眼婆娑, 无语凝噎, 沧海桑田。
    零落霜结阅读 1,313评论 0 0
  • 记得陪女友看电影《洛丽塔》。荧幕上躺在草坪上年幼的她,是不是用那又长又黑的睫毛下,滴溜溜转动而且闪闪发光的富于表情...
    东者西迷阅读 2,79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