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北国风光里金秋送爽,凌晨桂林的风以傲慢姿态欢迎我们到来。其实是霜降将至,自以为不过一件牛仔外衣,倒是风一把将发际线无情暴露,掠过发丝、渗入头皮,直至成功使我引发头痛。
2004年5月3日,桂林的风拂动着妈妈的发丝,沙子掉进我的眼睛,漓江也溅起了朵朵浪花,只有灰白色天空宁静得像一位沉睡的老人。闪光灯刹那,一切喧闹暂停。站在深沉的象鼻山前,仿佛也孕生一份深沉的底色。二十多年后,我们已然在新的世界里划过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唯独躺在老相片里,我们和岁月都不会长大。
依傍柳江,定位窑埠古镇,江水滔滔在晚风树叶的沙沙声里延绵不绝。偶遇一招牌“柳州非遗”,店名很直白,“纯手工姜糖”。从材料准备、制作工艺、成品展示和营养功效等,到简约的店铺装饰、身着民族服饰的老板娘,一环扣一环。直至捧一杯姜糖水于我们手上,老板娘慈祥又端庄的模样见证她十多年来的坚守。“天寒,得趁热喝嘞”,一口姜糖的温暖与这座城市相得益彰,涓涓流淌到心上。
然而,在我捧上一杯姜糖水后,却畏惧杯口中散发的腾腾热气,迟迟难以下口。原因是:过烫的食物容易引发食道炎症甚至致癌。当友人们纷纷赞叹姜糖为身体所带来的热效应,并恰能抵御此刻寒冷的风时,姜的辛辣却仍在热气中向我嘲笑。
生活里被许多思考与无形压力所束缚,想的太多、太深,患得也患失。年少时认知系统中“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年长时渐渐明白“得与失,都是得”。试想某天你与爱人如约而至,相依偎在陌生的巷子。她挽着你,提醒你小心脚下的台阶,而你余光里都是飞驰而过的电动车,将她搂紧害怕其受到伤害。时间迁移,在地铁某站分别,她思绪万千,你潸然泪下。
用心、快乐、感动和珍惜都将是这场情感里的精神养分,所谓“得”,你明白吗?
最终,我勇敢品尝到了温暖的姜糖,比起让身体暖和,更喜欢它刺激味蕾时的无穷回味。
记得光临林先生家的烧烤店,谓之“林间烧鸟”,起初当真以为烧各种鸟类,负罪感和好奇感并重。后来林先生解释道“烧鸟”与“烧烤”同意,是日本流行的说法罢。才疏学浅,歉意不止。除了烤黑虎虾,其余一概说不上名来,却刷新了我心中烧烤界的天花板,美味至极简直无法形容。
闲暇的时光里,谈论着不闲暇的话题。那些谈笑风生、以茶代酒等情绪价值飘升的形式,终没能在我心中掀起波澜。能够跃然纸上的,一定真情实意。我们总是行色匆匆、步履奔忙,我喜欢戴上耳机,准备与这个世界隔绝。保持出离心,尚且如此。毕竟快乐并不常驻,思考才是。
寒冷总能激发人情的温暖、心灵的美好。我理解到再踏及恰二十年相别的山水桂林、风情柳州,触及心底深处的,并非一幕幕喀斯特壮景,而是我行走时每个脚印背后的人与事。
天气渐凉,人类活动一切从保暖开始,而我又多一个给头发留长的理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