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霜降,这是一个充满了深秋的诗意与健康养生习俗宝藏的节气。

说到霜降,不由想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虽然并不是特意为霜降而写,但是却成为后世描写秋霜意象典范。就如笔者说到霜降节气,看到“霜降”这个字眼,脑海中就不由自主浮现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落寂秋杀景象。
寒山寺就在苏州,姑苏,寒山寺,仅仅这五个字,其中的古韵就延绵千年,遐想无穷。
大家有空的话,不妨看看。
对了对了,说到苏州,不由想到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想到大闸蟹不由想到: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王冕《舟中杂纪》,哈哈哈,蟹膏肥,简直垂涎欲滴,暴露了吃货一枚。

除了张继的《枫桥夜泊》,霜降节气经典诗句还有很多,譬如:
1、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以澄明天宇映衬霜降气象。

2、元稹《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展现秋空辽阔与寒霜铺展的壮景。

3、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通过旅人足迹与晨霜交融,勾勒深秋孤寂。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羌管悠悠霜满地”——借边塞秋霜烘托将士愁思。
当然,除了上述,还有我们都学过的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以霜染枫叶的绚烂比喻春日红花,突出秋日生机,也成为了咏秋名句。

中华五千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璀璨夺目,优美的古诗词不胜枚举。
除了诗句,普及一下霜降这个节气知识,以“霜”开头的节气,顾名思义,天气也变得寒冷了,大家也注意早晚昼夜温差,适当添衣保暖,注意贴秋膘,注意养生。

霜降,秋季的压轴大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位成员。每年公历10月23—24日,当斗指戌、太阳黄经达到210°时,我们便迎来了霜降
霜降,名字听起来像是“降霜”,其实不然。它更准确地描述了气温的骤降和昼夜温差的大幅波动。

全国平均气温数据显示,霜降时节是一年里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早晚寒意逼人,中午却暖阳
霜降,象征着万物的成熟与归藏。此时,阳气下入地中,阴气开始凝结,天气逐渐转寒。

霜降的命名,正是基于这种天冷、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现象。
霜降的习俗丰富多彩。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每一个习俗都蕴含着深秋的诗意与生活的智慧。

在这个时节,不妨放慢脚步,感受秋天的韵味,品味霜降带来的独特魅力。

最后,再给大家图解一下霜降常识,供您参考。

饮酒赏菊,登高远眺,不由想到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不知道是古诗词辉煌了霜降,还是霜降成就了古诗词,多少文人墨客败倒在霜降的美景之下…

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那句话,日常生活,注意高处不胜寒,冷暖须自知。



祝大家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