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话:
写下你的技能:女性成长和子女教育研究(正在进行中)
写下你的优点:上进心强,擅长自学
写下自己最爱做又不觉得累的事情:读书
写下别人雇佣你的理由:认真负责,与人为善
自我定位:女性成长、子女教育。(这两方面正是目前我个人的需求,希望自己一边学习和实践,一边带领同道中人前行)
下面是一份我最近的拆书稿,之后我会补交之前两次的新媒体文章作业(万一错过了课程结业时间,是否可以也帮我点评一下?)。
你正在为未来的工作焦虑吗?全球首席执行官:快乐工作到100岁秘籍!
《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的三大阶段》
作者|布赖恩·费瑟斯通豪
领读|XXX
在如今日新月异、更新迭代迅速的职场上,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应对一系列全新的挑战,顾不得思考、却又忍不住为未来万分焦虑:
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我应该当机立断转型吗?
我应该向什么方向转型,才能在未来越来越增值?
我的工作有没有潜力,在未来若干年是否可以给我带来快速增长、稳定攀升的收入?
我的工作是否可以持续一辈子而不用担心退休后收入不够养老?
我怎么才能在工作赚钱的同时,保持持续的快乐和热情?
……
今天起,我们将一同共读《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的三大阶段》这本书。本书出自奥美互动全球首席执行官布赖恩·费瑟斯通豪历经30余年的职业洞察。书中资深商界领袖的前瞻性建议,从思维理论到实践案例,为目前正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人们,提供了实操性的职业规划方法。
这本书共4大部分,将拆分为6个主题,每天一讲。建议今日阅读完第四部分“尾声 未来的工作”,第109页至第119页。
在开始之前,你不妨思考下以下问题:
1.你对未来工作的焦虑,主要聚焦在哪些方面?
2.自己最爱做又不觉得累的事情是什么?
01
未来,我们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吗?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技能来应对变化?
2011年,机器人在《危险边缘》问答节目中击败了世界上最强的两名人类选手。IBM位于纽约州的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显示,机器人甚至能在影片中扮演主角。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高达四分之一的工作将会被智能软件或机器人取代。牛津大学的研究表明,未来20年中将有35%的工作岗位都存在被自动化的风险。
同时,也有研究发现,需要认知技能、社交智慧和谈判技能的工作在1980-2012年之间增加了24%,而建立在重复性劳动之上的工作需求则逐步降低,此类工作被机器超越或取代将指日可待。
“领英”全球人才数据库,未来将通过大数据实现全球职位及所需技能、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和专业人才之间的匹配,而技能清单中必然包含诸如性格和情商这样的因素,从而实现雇员和雇主之间的高度契合。
由此可见,面临机器的竞争,培养情商、创造力、协作能力和建立信任关系的技能,将是我们应对未来职场、拥有成功职业生涯的必备法宝。
具体而言,不管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我们都应该从现在开始,刻意培养具有“辨识性”的通用基础能力,例如:
有意识地觉察自己,时刻保持自知之明;
锻炼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和清醒的能力;
拓展眼光的长度和宽度,着眼于长期目标;
提升控制和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
善于倾听,能够接受别人的有益意见,学习有效沟通术,发展与人良好合作的能力;
做一个诚实的人,有同情心的人;
通过大量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和鉴别力;
……
02
未来,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时间更多地投资在哪里呢?未来, 哪些类型的工作才更需要人性相关(譬如认知、品格、情商、创造)的技能呢?
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更多地关注“工作场所及过上好生活”。而技术和社交网络的进步,已经并将继续促进创业和自由职业在未来的蓬勃发展,自由职业可能成为未来职业长尾的重要支柱。
众所周知,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不断地增长,未来活到100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65岁时的平均净资产只有30万美元出头。如果他们完全停止工作,只靠这些钱生活,那么即使加上退休金,年收入也顶多只有5万美元左右。考虑到通货膨胀,这样的收入将很难让人在退休后继续保持退休前的生活质量。显而易见,人们需要工作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而退休并不代表就能安享晚年,继续工作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从长远规划来看,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的工作所拥有的灵活性,可以支持人们在职业生涯后期阶段的岁月里找到目标,实现持续工作的可能性,使其拥有稳定的收入和终生的价值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具体到工作类型上,可以拓展思路如下:
需要设计思维的工作,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创业模式设计……
需要原创思维的工作,原创写作、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
需要管理思维的工作,营销、项目管理、社区/社群管理……
需要心理学的工作,心理咨询、情感陪护、幼儿教育……
除了考虑我们自身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也许我们更加需要前瞻性地纠偏目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至少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更加注重通过阅读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和社交能力,鼓励孩子们探寻自己喜欢的方向,着眼于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具体如何做,建议可延伸阅读《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优秀的绵羊》等书籍。
03
既然我们注定要更努力更长久地工作和创造收入,甚至要与机器竞争,那么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获取幸福感,从而获取持续工作的动力呢?
《幸福有方法》一书中,作者对幸福的研究成果显示,我们的幸福程度由三个主要因素决定:50%是基因决定的,10%是生活环境决定的,剩下的40%是由自愿、主动的行为决定的,而持续幸福的秘诀就在于这40%我们可以改变的部分。
追求新的知识、寻求新的成就,并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感觉,通过主动、努力的行为来让好事发生,那么兴趣、热情、满足、平和和乐趣等幸福的体验,就会随之而来。
《幸福有方法》中描述了12种基于证据的提高幸福感的策略,涉及感恩、乐观、少攀比、行善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原谅、享受乐趣、为目标而努力、精神寄托及关注健康等。
其中,“增加心流体验”是强调人只有在精力高度集中、全身关注于所从事的工作时,才可能体会到的自身潜能的爆发。这个策略对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书友们有重要启示:这种全身性的投入和集中精力,是实现一小时读一本书快速阅读法的精髓。
“努力实现目标”是强调与其前思后想瞻前顾后,不如立刻采取行动。比如,我们要实现一年读50本书的目标,那么立刻关掉手机、开启阅读模式,哪怕每天10分钟,你也一定会体会到执行的快感;如果想要写作,那么寻找一个切入点,即刻开启写作模式,马上就可以体验写作带来的小小愉悦。这些,都正在一点一滴地积累你的幸福感。
“表达感恩”是因为你的知恩图报,会给彼此带来温暖信任的幸福感。其实,跟表达感恩相对应的还有“学会原谅”。人的一生中,难免受到各种伤害,这些伤害可能来自同学、朋友、同事、甚至爱人或亲人,会严重降低甚至消灭你的幸福感。放下痛苦、愤怒、悲伤和仇恨,不沉迷于伤害而向前看,当你变成更好的自己时,也许当初无法原谅的事情都变得云淡风轻。
建立热爱的生活,提高自己终生获取幸福的能力,才是我们未来追逐热爱的工作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