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东院没有被陷害之前,沈家一直屈居其后。吴家东院垮台后,沈家开始无所顾忌,居然丢了“诚信”二字,沦为杜明礼为贝勒爷敛财的“工具”。沈家不如吴家,因为家中有这个老太太。
在我们成为老太太之前,先看看到底应该怎样当个老太太吧!
溺爱孙子
沈家老太太一登场,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红楼梦》里史太君护宝玉的情形。同样挨打,同样维护,同样心疼……编剧简单的几个镜头,就把沈星移为啥不成器的原因表现了出来。
上有能干的大哥,做错事有奶奶维护,家里有吃不尽、花不尽的家产,这样的人生,任谁不愿意活得潇洒自在,谁不想吃吃喝喝过完一辈子啊?
沈家老太太的话就是沈家的圣旨,星移有了她的庇护,自然胆大妄为、放浪形骸,父母的教诲全都当作耳旁风。
一位朋友前些天跟我说,她很烦,每次管教孩子,爷爷奶奶就会站出来,现在孩子根本不听自己的话,还养成了很多坏习惯,都快愁死了。我跟她说,没事,孩子还小。你可以先跟老公沟通,达成父母教育孩子的一致观念,然后再跟公婆沟通,协商解决。
我身边很多家长,孩子小时候嫌带孩子辛苦、累,把孩子推给婆婆或者妈妈,等到孩子上小学回归自己后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孩子的话语权。
隔辈亲,是人类一种天然的感情。做父母时,要求孩子很严格,可当了爷爷奶奶,却怎么也无法对孙子严格起来。在他们眼里,孙子什么都是好的,任性胡闹是有脾气,打人骂人是够勇敢,甚至恶作剧还被他们夸一通聪明。
可是,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溺爱中的孩子,问题也会很多。不听话仅仅是最表象的表现而已。
沈星移活成泾阳城里的最大“败家子”,只因为他有老太太这“靠山”。后来,又有了大哥这座“靠山”。他想在“靠山”里活一辈子。
溺爱,只会害了孩子。要想让爷爷奶奶少插手孩子的问题,必须要保证自己对孩子的尽心尽力。
沈星移的不成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沈老太太的过度维护。
感情用事
沈月生死在了吴家的库房。这件事本来就疑点重重,可是沈家却一意孤行,一口咬定是吴聘所杀,甚至在公堂之上,沈四海还质疑县令赵白石受贿。
吴聘亲自去沈家吊唁,沈家老太太怒骂,所以沈星移才会去追打吴聘致其昏迷,然后被赵白石打入大牢。眼看着沈星移被用刑,沈家老太太非常着急,逼着沈四海想办法,无奈下,沈四海走进了杜明礼的圈套。
沈家出事时,他们最缺的是像吴蔚文一样的主心骨,身边最需要的是能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人,而不是各种加剧他们怒气的火焰。
人在感情冲动的情况下,再加上身边人的教唆,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于是,沈四海一步步走进杜明礼,开始了身不由已的生活。
这当然不能说是因为老太太。可老太太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沈四海的思考。男人可以不听媳妇的意见,但一般对母亲的意见还是会斟酌再三的。一旦母亲和妻子达成了一致意见,男人们基本上没有办法拒绝。
老太太感情用事,对沈家来说,真的不能算是好事。如果她开明大义,能够在此时做出思考,并且劝解沈四海的话,也许沈四海就不会沦为别人的“工具”。
人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老人历经人生风雨,很多事情比年轻人看得更深,处理问题也更加睿智。可是,老人也有局限性,尤其是女人,可能会更加感性一点。处理紧急问题,不仅不能帮到我们,可能还会干扰我们。
沈家老太太在处理问题上,过于感情用事,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是非不分
吴蔚文死后,吴太太就变成了没有主心骨的人,只能看着别人设的局一个连一个,连最基本的判断能力都没有,最后还把自己的亲孙子害了。如果吴蔚文在,这浪绝对翻不起来。
吴太太面善心慈,贤惠的妻子,却不是个聪明的女人。这是那个时代的局限。封建社会认为女人就该守在那一方院子里,无才便是德。于是当她们遇见人生变故时,常常束手无策。
就像吴太太想陪吴老爷吃完最后一顿饭,可是根本没有那样的控制能力。
沈家老太太亦是如此。她看见月生死了,便要吴聘偿命,可是星移把吴聘打了,她却说,打就打了,我们把他医好就行了,为什么要把星移关起来呢?
她跟沈四海说,你爷爷虽然没本事,但活得铮铮铁骨;你爹挣小钱,却没人敢欺负;你挣了这么多钱,却变得软弱可欺。还埋怨他抱着银子舍不得送,认为只要有银子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不只是沈家老太太的局限,更是很多女人的局限。像周莹那样,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的人并不常见,她们大多是无知、浅薄地过完此生。
所以,时代的浪潮向前推进,对我们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断努力,就是为了突破自身的局限,时代加诸在我们身上的局限。
当我们垂垂老矣,我们的视野、观点、胸襟,会深深左右下一代人。我们的自我提升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当下,更是为了更深远的未来。
我开了一个交流群,大家如果想进我的群,可以加我的微信:windy18233968787。我拉你入群。具体在群里干什么,可以戳今天,我有两个重要的决定要宣布
《那年花开月正圆》系列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