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是在为上下班路上堵车而心烦,也一直在抱怨通勤时间高,可是我却这样习以为常的过了好久。习惯是件可怕的事情,当你每天都是这样,偶尔有一天早了10分钟,你反倒觉得非常开心,然后继续这样反反复复下去。说得好听点,这叫乐观,适应能力强;说得不好听点,这就是安于现状。
没错,今天回家的路上再一次让我暴走了,心情也是坏到极点,独自在车里,前面是一片密集的车流,映入眼前的尽是红得刺眼的尾灯。想逃也逃不掉,只能跟着这条行车道一路走下去。而这种情况实在是太过于平常了,如果白天能遇到开心的事,心情不错忍忍也就过了。然而更多时候并非事事如意,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了,回家路上再被补个刀。最近这种糟糕的心情甚至已经影响到家人,这样的生活真的是......
在一篇公众账号文章中读到关于通勤成本的问题,文章下面有个统计表,我的选择是「超过120分钟」,居然被超过一词的选项带过,有点扎心了。说了这么多,我的通勤成本到底有多高?国家规定8小时上班时间,公司规定早上8:30上班,晚上17:30下班,中间有1小时午饭时间,待在公司的时间每天正常也就9个小时,而我每天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去公司的路上。
「2」
目前我的通勤方式是自己开车,相对以前班车-地铁-自行车,这已经是我最省时的方式了。然而就算这样,我每天早上6:45出门,每天下班路顺的时候能赶在19:00之前到,最晚有20:15到家,平均到家时间就按照19:25来算,那么我每天花在通勤以及上班的时间就有12小时40分钟。
回到家里,偶尔想干点私事的时候,媳妇就会抱怨:你看你,每天也就这么2个小时能陪陪我,到家了还往电脑那一趴。每天晚上到家吃完晚饭差不多就8点了,10点多钟就要上床休息以确保第二天的精力。剩下的这两个小时,连陪家人的时间都不够,谈什么「工作外的那8个小时」,全是扯淡。
也许你提出异议了,学习无处不在啊,要善于利用零散的时间。比如在通勤的路上可以准备一些素材来进行学习的呀,但是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这种方式完全是在安慰自己,实际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人的大脑是会骗人的,它不擅长于衡量量化指标,有时你会觉得1分钟好长,有时你会觉得1小时好快,你以为你花了60个1分钟去背单词,但其实还不如人家花半个小时记得牢靠。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平时零零散散也学了不少东西,感觉很充实,但是为什么过段时间感觉什么都没有留下,就是这个道理。
「3」
我们都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时间一去不复返,而钱没了可以再挣。话虽如此,而我们大多数人的时间其实是不值钱的,我中转一趟列车多花2个小时就可以省下1000块,这就是赚了。但是富人思维就会想,省下的2个小时时间可能会给我带来远远超过1000块钱的价值。这就是穷人与富人的思维差异。
跑远了,说到通勤成本,就得有钱的概念。通过简单的计算,掐头去尾,大约估算,我发现,我的时薪大约在60块钱。得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很惊讶,老家乡下的砖瓦匠比我工资要高,更别说楼下卖煎饼的大妈了。
所以,跟你薪资一模一样,且工作类似的同事,所谓的工作待遇、归属感、幸福感是没有可比性的,可能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家离公司近一些而造成几倍的差距。
对比媳妇在学校上班,税前工资比我低,走路上班10分钟,每年寒暑假有3个月的假期。同样的计算方式,她的时薪将近是我的两倍。我不禁自叹,我有什么资格去说因为我上班累回来得晚,到家了就可以什么都不干?又是什么一直支撑着我能够安于现状下去?是体面的工作?是相信我将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还是说为了事业?为了梦想?不,不,这些空洞虚伪的承诺,无法平复我内心的烦躁与不甘,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