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洋流公开课 - 草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研强校,质量立校,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学校高质量发展是全体师生共同精进努力的成果。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夯实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贯彻落实好我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方针。我校于2022年11月8日在高二(7班)开展了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


本次公开课活动由地理组康老师开讲,课题是——《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学校地理组的全体老师们参加了本次听课和评课活动。

为展示一堂精品的公开课,康老师认真准备,并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同时,地理备课组在文综组长刘老师的带领下,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为康老师的公开课建言献策。


公开课上,康老师以“浪漫的地理情书”开篇,比如“如果我是摩尔曼斯克港,你是北大西洋暖流,因为你的到来,我的世界成了不冻港”。然后康老师提出问题“请问各位同学,为什么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以内,地处高纬,气温很低,但令人奇怪的是,这里的摩尔曼斯克港全年从不结冰,一年四季可以通航”。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讨论,并结合上一节课的洋流模式图进行看图、读图、绘图和析图,然后得出结论:摩尔曼斯克港成为不冻港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课堂初始,当学生进入状态后,康老师利用导学案积极引导,先复习了一遍上一节课的几个重难点:

考点一:影响洋流运动方向的因素?

考点二:洋流模式图(名称、方向、位置)

考点三:洋流的分布规律。


随后进行课堂互动,利用洋流模式图,让学生“看图说话”,提问学生洋流的名称,让学生进行识和理解。


课中:康老师开始讲解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内容。比如: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洋流对航运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康老师利用丰富的地理素材进行互动提问,比如航海家从西欧往返美国纽约应该顺着什么洋流走,更加顺风顺水?是否会遇到浮冰和海雾?再比如日本附近海域发生核泄漏,是否会污染到美国的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地区等等。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有趣的地理素材,让学生对洋流非常感兴趣,并积极讨论思考。


课堂的最后,康老师进行课堂小结,并进行知识拓展,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渔场的区位分析?某地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康老师优雅的教态、干练的风格以及对学情、知识、考纲和地理素养的有效把握,使本节公开课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课后,地理组老师们又参与了评课活动。老师们依次表达了自己的听课收获和感悟,也对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正如有句话所说:“我之外皆为师也。”通过校级公开课活动,全校老师们积极吸收、借鉴和交流一些先进的、实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等。同时,也可以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入新台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