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初生之际,还是一位高贵神秘的异域来客,不怎么给人添麻烦,矜持又客气。后来时间久了,吃了些平凡的奶,穿了些平凡的衣,也就变成了一个平凡的婴儿,拥有了一些平凡的缺点,比如越来越赖抱了,一放下就醒。
婴儿对安全感的这点需求是正常的,而且恰恰说明他具有建立依恋的积极情绪。之所以称之为缺点,是因为大人好累。期间我们试过哭了不要抱,只是握着他的手,轻轻拍着他,但他还是哭个不停,我头都麻了(生理麻)。
于是只好继续抱着。
为了避免这种亲子行为变成苦役,提高抱娃积极性,我决心翻书去解惑,从观念上说服自己。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有8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危机。第一个阶段的大致年龄是0-18个月,儿童需要通过与看护者之间的交往建立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如果儿童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经历不一致的回应,缺乏身体的接近的和温暖的情感,以及看护者经常不出现,儿童就有可能发展出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依恋父母是因为父母为他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食物。后来心理学家哈洛做了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他将刚出生的小猴与母猴分开,放在已经有两个人造“母猴”的笼子里,:一只母猴是用金属网做的,另外一只母猴是绒布做的。哈洛发现,小猴会紧紧地搂着绒布做的母亲,很少会和金属网母亲在一起,尽管只有金属网做的母亲提供奶。当遭遇惊吓时,小猴会把绒布母猴当做安慰处。这个实验证实了哈洛的假设:婴儿可能会依恋那些给他们接触性安慰的人。
陌生情境试验是最被广泛使用的测评依恋的方法之一。在标准程序的第一步,儿童被带进一个有很多玩具的陌生房间里。在母亲在场的情况下,儿童被鼓励去探索房间和使用玩具。几分钟后,一个陌生人走进屋与母亲交谈,并接近这个儿童。接着,母亲离开房间。经过短暂分离后,母亲返回,与儿童重新在一起,陌生人离开。研究人员记录下儿童与母亲分离和重聚时的行为,并把他们的反应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1,安全依恋型 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亲回来后要寻求亲近、安慰和接触;然后慢慢地又去游戏。
2,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儿童显得冷淡,可能在母亲返回后主动躲开或忽视她。
3,不安全依恋——矛盾型 儿童在母亲离开后变得极为不安和焦虑;在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母亲表现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
这个试验能有效预测儿童以后在许多情境中的行为。比如安全依恋型儿童在学校会更受欢迎,更少经历社会性焦虑,甚至影响到成年后的恋爱关系。这在10岁儿童和青少年那里也得到了证明,说明依恋性质的确有长期的影响作用。
合上书我跃跃欲试,等蹦蹦15个月的时候,我也要做一次这个依恋测试,如果我儿是第一种,那现在受多少累都是值得的。万一他不是,至少不会后悔该做的没做。
目前有一个共识就是童年的遗憾需要穷尽一生去弥补,但收效甚微。比如,从小缺乏安全感的人,很容易莫名的焦虑,也很难信任别人;从小跟父母不亲的人,长大了也很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比如没有好朋友,婚姻也大多不幸。
带孩子刚开始的几年多花点心思精力,以后就越来越轻松了。现在要开始建立信任,那就多抱抱吧;两三岁要建立自主性,那就尽力尊重他的各种合法要求吧,自主性可是一个人一生自信的起点啊。等等。
当蹦蹦七老八十的时候,我也差不多挂了。现在为他做的努力,包括写的这些文章,到时就会化身为哈洛给小猴子的那块绒布,带给我儿一丝一缕的安慰,回馈他无时无刻的思念。
当我儿七老八十的时候……也许,对任何一个五福俱全、乐享天年的老人来说,为此最为满足的,并不是他们自己,也不是他们的儿孙,而是他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