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年,一路走来

又是一个已经能听到脚步声的春节将至,一年又一年,年年似相识!

相似的是年年过年年年过,不相同的是年年岁岁人不同。老家的年俗味儿,也如沐春风随风飘过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曾有诗人说过,年俗,是儿时的糖果新衣裳;年俗,是长大后人在他乡的一抹乡愁;年俗,是人至老境后祈盼回家过年的儿女欢聚一堂!

老家过年,少不了杀一口自家喂养的土猪,三两只散养的大公鸡,妈妈发一箩筐自家田里出产的黏糜子年糕,做一盆传统过年酥肉。近年也跟随时代添加了鱼呀虾呀海味儿!

老家过年,还少不了传统的剪纸花,贴春联,请灶神请门神,买鞭炮买烟花。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家乡地处偏远农村,腊八节沿袭了传统古老的习俗,腊月初七夜里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会化一碗冰糖水,用麻线拴一铜钱,穿一根筷子,挂在碗沿之上,小心翼翼端至室外,冰冻一夜。到了初八这天早上,就成了一冰坨,叫腊八坨坨。孩子们提着这腊八坨坨汇集在寒冷的村子里嘻戏玩耍,时不时溜一口会冰到牙侉子的冰坨儿,发出一声冰爽到肠子里的尖笑声!老人说腊八吃冰有祛除卧了一冬食火的功效。

腊八过后,眨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的日子,也叫过小年。朴实无华的村民们在这天的晚上,先在室外奉香火敬天地,再回厨屋奉香火敬灶神。据传这一天是灶神回天宫汇报的日子,虔诚的村民们会敬献猪头、干粮、灶糖,期望灶神在上天说一些利好的话,来护佑一家人安康吉祥!有专用的腊月二十三对联敬献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了大年除夕,正式拉开过年的序幕,主旨除了吃团圆饭,祭祀故去的列祖列宗,磕拜至亲长辈,尽显孝道,宗族家人团聚,才是老家过年的真正内涵。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祖宗们的智慧和良苦用心。

到了大年初一,清晨,继续重复除夕夜的祭祀祖先,敬拜至亲长辈一番后,再游村敬拜村里其他七姓八辈的长者。整个活动离不开尊老敬老的主题,全村游动,场面宏大,喜气洋洋!其间不时穿插着孩子们放鞭炮传来的咚咚声,欢笑声!

时间移至响午时刻,古老的“出兴”活动将大年初一推向高潮,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汇聚到村里的庙宇门前,锣鼓喧天,花炮齐名,老汉们牵着自家膘肥体壮的黄牛,牛头上插着纸黄表,过庙门,出彩头,纳吉祀福,祈愿一村子的人们在这一年里吉祥如意,万事大吉!

过了敬拜全村长者的初一,初二是敬拜外亲的日子。青壮年一忽儿出门奔向丈母娘家,老舅家,姑姑姨妈家,大包小包的礼品,备办的齐齐当当。带上妻子,带上孩子,各村的道路上,你来我往,奔赴不同的目的地,都是走亲戚,拜大年!

到了初三四,家乡的庙戏,社火等文化活动就开始了,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年才算是过完了,人们也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了。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其中的一些习俗也简化去掉了,但偏僻的老家农村,还是更多地保留了许多的传统年文化习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到过年时,春节越来越近了,小时候从一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倒数了,而这些年我听到更多的是大家的感叹:年味淡了。而忆...
    如月公子阅读 4,536评论 3 13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诺兰齐阅读 4,866评论 0 1
  • 2.1 引言 从图1-4中可以看出,在TCP/IP协议族中,链路层主要有三个目的:(1)为IP模块发送和接收IP数...
    张芳涛阅读 4,666评论 0 8
  • 我是蜉蝣, 你是维纳斯, 我在轮回的每一世, 都眺望着你死去。 你是热带夜, 我是粉雪, 你软玉温香的怀抱, 刻印...
    卯生阅读 2,498评论 0 1
  • 黑马脚本圈今日更新叮咚FM,蘑菇街:叮咚FM电台主播粉丝私信,蘑菇街是类似于小红书的购物直播平台。已上传至群文件
    长嘞帅阅读 2,72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