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借口,由于带有一丝自我安慰的意味,所以常常被人们挂在口头:再等等,我还没有准备好。
真的有准备了吗?准备到什么程度了?还需要多久才能准备好?仅仅一个没准备好,实在难以应付一脸串的疑问。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从来不会由于你没有准备好这个客观现象,就自动完成,由此带来的后果最终还得由你自己来接受。
我试图探讨的是拖延这个话题的其中一个原因——完美主义者。这些人或借口时机不对,或借口自己的状态不对,而做出的一种搁置矛盾,另觅时机以期完成的一种现象。不如就先批判下我自己,我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种人,对待事情,拖延或犹豫一会的次数大大多于果断决然的时候。
这似乎成为某种习惯了,得拖到再不去做那件事就有可能来不及了,或者再不在那个时间点做那件事,就会耽搁自己其他重要事情的完成了,然后匆匆忙忙地完成。这样一来,不仅事情质量差,需要再加工,还会在事情完成前在心里增添一股莫名地负担,并产生一种自责的心态,怎么看都不是一桩恰当地买卖。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先完成,后完美。这句话如果只理解成只要完成,其实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前提是你只想做个非常普通的人。失去这个前提,完成只是事情的第一步,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小步,更重要的还是在后头,得在完成后,用比完成更多的时间去图谋如何完美。
当然,完美是不太好定性的,再完美的东西,都能够被挑出缺陷,所以,我们只能一点点地靠近。就像从0到1这个过程可以看做是创造,是缔造新事物的过程,但是从1到无限接近100这个过程就不能看做是创造了,而应该看做是一个精益求精地过程,因为它没能改变一个事物的本质。
先完成,后完美。如果真的能够切实地这样去修正自己的行为,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执行力,提高自己的追求度,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过于平庸的。
太多人想一鸣惊人了,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然后这个不屑,那个不解,在试图规避所有可能的错误的同时,将可能的机会也一并规避了。命运这种东西,可以改变,但绝大多数人都会失败,各中原因得自己去体悟,当然墙内的人是看不透的,上面阶层可以看透下面阶层的,下面阶层的往往看不透上面阶层的。
最近,看到一些相互借鉴的例子,说模仿也是可以的,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稍微修改下,就变成自己的了,以前,我会很反感,会选择寻根溯源去看看原作者怎么说,现在的我似乎有些释然了,只要没有超过合法地限度,适当地模仿其实也并非十恶不赦的事情。
你看,一个人赤身裸体地来到这个世界,可曾有带知识或文化属性,他们后期得来的文化,难道不是前人栽树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吗?也可以这么说,科学的不断进步正是建立在前人前赴后继的奋斗之上的,人生再长也不过百来年,所有的东西都要重头而来,如何来得及?
从这个角度看,模仿也是一种完成,学着看别人如何达到的,将他的方法摸透,然后再思索如何开创属于自己的模式。时间太宝贵了,别人犯过的错,没必要一个个去验证,那样太不明智了。
我们应该做的是找准一个方向,投入大量时间专研,努力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先完成,然后图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