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过年的时候,如果有条件,应该遵守一下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并且这些风俗习惯都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并不是有人空穴来风,随意创造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嫁出去的女儿为什么大年初二才能回娘家的”的这个问题。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为“归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可以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史诗,《诗经》里的第一首诗是《关雎》,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说法,《关雎》其实是一首关于谈恋爱的诗歌,那么《诗经》里的第二首诗呢?第二首诗是《葛覃》,有“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的话语,《葛覃》表达了新婚的女儿想回娘家探望父母的心情。
先有《关雎》,然后才有《葛覃》,先谈恋爱,然后才能回娘家,这是《诗经》告诉我们的一个人生哲理。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史诗,一般都是神话传说,而中华民族的史诗是关于“人事”的,儒家文化向来强调“人事”,而较少关注玄之又玄的事物。《论语》里这样的记载: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庄子也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号召大家要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对于玄之又玄的事物应该“存而不论”。所以,我们在过年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一定要遵守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并且这些风俗习惯都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遵守这些风俗习惯,就是做好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人事”。
儒家文化圈的风俗习惯,一般都有很强的男权主义色彩,“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性出嫁之后,即脱离了自己的家庭,成为夫家的人了,不能有事没事总往娘家跑,应该一心一意的助旺自己的丈夫,助旺夫家,就是好好经营属于自己的家庭。当自己年轻的时候,回娘家,娘家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当家,年纪再大一点呢?也许是娘家的哥哥嫂嫂当家了,这个时候回娘家就有点尴尬了。
大观园里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女子都是未出嫁的,已经出嫁了的女子是不会经常回来的。
嫁出去的女儿,不能随意回娘家,但并不代表不能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儿回娘家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称之为“归宁”。
刚刚结婚的女儿,有回门之礼,《仪礼·士昏礼覃》记载道:“若不亲迎,则妇入三月,然后婿见。”实际上,在后世,女儿出嫁,无论新郎亲不亲迎,新婚之后都有回门之礼。
过年的时候,初二回娘家,也是“归宁”,但为什么不能在除夕、初一这两天回娘家呢?在中国古代,亲戚是两个概念,亲指族内,戚言族外,亲是族内亲属,戚是族外亲属。简单来说,所谓的族内亲属,指的是父族亲属,族外亲属指的是母族、妻族亲属,例如堂兄弟就是族内亲属,堂兄弟的“堂”指的是同一个堂屋,在中国古代,兄弟不分家,成家以后,同一个堂屋,堂兄弟就是同一个堂屋的兄弟;表兄弟则是指族外亲属,因为表是“外”的意思。初一是族内亲属互相拜年,初二是族外亲属互相拜年。
到了大年初三的时候,就是一般的亲戚朋友了。所以,嫁出去的女儿,除夕、初一要待在夫家,初二的时候,才可以与自己的丈夫一起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亲属关系上的男权主义色彩。
当然,在现代社会,兄弟姐妹比较少,有很多人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在的交通十分的便利,不管什么时候,嫁出去的女儿都可以回娘家,回娘家就等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中国传统民俗的一些道理,女儿出嫁以后,就要一心一意助旺自己的丈夫,学会独立自主,好好经营属于自己的家庭,而不能与自己的丈夫稍微闹了一些小矛盾之后就往娘家跑,当然,受到了大的委屈,当然要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