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爆炸式的信息扑面而来,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挑选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且快速学习呢?很多知识大牛是如何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外保证快速更新迭代、推陈出新的呢?同样是24小时一天,为什么有的人能看完本书,而有些人一个星期也看不完呢?
这不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认知效率的问题。
以前我们总是觉得,知识,学就是好的,书,看就是好的,但你发现,有些东西学完就还给老师了;一本书看完回忆一下,脑子里是空的,说不出里面讲了什么内容。知识管理牛人为什么能高效阅读并掌握更多知识?主要是在认知效率上有差距。
什么是认知效率?
认知资源的投入和产生回报的量
说人话就是你用多少时间学习,学完得到了多少。
如何提高认知效率?
古典老师文章中写到,成人的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时效率最高,他们分别是
有目标导向——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有即时反馈——学了有用的地方;
有难度层次;
我再加一个:有高效方法;
1、有目标导向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或看一本书前,先思考自己想要获得是什么内容。
比如学做ppt,是想了解思路结构还是版面设计?是颜色搭配还是功能技巧?带着这个目标去寻找相关的书籍或课程。找到后直奔相关区域查看,其他的可以先放放,你会发现你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问题,提交了工作。
2、有即时反馈
有些人学了PPT之后,当时会了,之后好久没用又忘了,一个没有得到熟练应用没有强化记忆的新知识终究还不是自己的知识,那只能叫信息。
3、有难度层次
阅读主要分为三种层次:认知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娱乐性阅读
古典老师文中说:
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
知识性的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
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理解新观点的速度会加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力增强了。
所以,认知性阅读就好比在爬坡,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偶尔还得联系实际理解内涵,那么就需要一个连续的时间段来学习,比如早上一小时或晚上几刻钟。
知识性阅读相对来讲比较好理解,或者说了解到就OK,所以可以安排在碎片时间学习。上下班的路上,工作的闲暇时间都可以拿来学习。
娱乐性知识一般是拿来放松调节精神的,可适度穿插,但请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轻重不分,看几条娱乐八卦就停不下来可还得了!
4、有高效方法
拿到一本书不要从头看到尾,看完你也记不住,高效的阅读方法是把书籍或课程的目录浏览一遍,宏观把握整体内容和组成逻辑,哪些是目前需要的,哪些是已经知道的,哪些不是必须要看的。需要的直接去看,划线画重点是摘抄是拓展思考快递获取快速执行,非必须看的就先放到那吧,看完了也记不住。
有些人说,那这样看书不倒是把框架打散了么?我想说,寻找知识之前你脑子里没框架,看完一两本你还是没框架,或者说你看的是别人的框架不是自己的,要想成为自己都东西还是要在脑子里反应一下,要不别人的还是别人的,你只是暂时性知道了而已。
就这~
上面说了一堆,不行动也白搭!
骚年,且学且实践吧!
最后,以上文章的精神启示来自于古典老师的《功利读书法,五倍提升认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