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暑假,奶奶去了另一个世界,我常常想写点什么来怀念她,用我这幼稚的文笔,但几次拿起笔又放下,实在不知该如何来写。今日周末,孩子们睡着午觉,我想我可以试着来写一写。
奶奶闺名碧英,出生在我们本县有名的大地主家,为避战祸,寄养在一户农家,又因大环境因素,寄养改为收养,娘家两兄长因成份问题后来吃尽苦头,奶奶却逃过劫难,并未受到牵连,这得益于奶奶母亲为这个唯一女儿长远的安排。
现在人所说的格局,指的不就是一个人的眼界嘛,奶奶成长于农家,可她有着比男人更高的眼界,在左邻右舍都还在愁着下一顿吃啥的时候,她已打算着省下一頓,攒钱给孩子们上学,上世纪六十年代,奶奶的三男二女,都进了学校,无论男女,只要考上了就能继续读,我爸读到高中,听说成绩总是班里第一,因为断了高考,没能考大学,后来高考恢复,但结婚有了孩子,就没再去考了。大叔师范毕业,小叔高中,两个姑姑也读完初中,这个老太太,她总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我大概十几岁时,听她讲当年给我爸争取上学机会的事。
爷爷年轻时是我们这的区长,被人诬陷是国民党,撤了职,进了牢房,上级调查了一个月后查明真相,放了爷爷,但爷爷从此再不愿为官,宁归田,自食其力。
我爸高一时,不知道学校从那又翻出这档旧事,说我爸成份不对,没资格再上学。我奶奶看到被赶回家的爸爸,急白了头,白天黑夜四处求人,当时学校己快放寒假,找学校领导,领导说我们了解的情况就是你家成份有问题,找教育局,教育局说学校的做法没错。可我奶奶不放弃,她找到教育局局长,天天办公室求他。那时我们家在农村乡下,教育局在县城,路上要走两个多小时,但奶奶顶着严寒,每天大早上赶路,摸黑再回家,天天不落下堵着局长,哀求他,倾诉当年的冤案,也许是感动于我奶奶的执着,也许是被我奶奶缠得没法,也许是考虑到我爸成绩确实不错,最后局长给了个方案,开证明!只要能证明我爷爷当时确是冤案,我爸就回去继续读书。
奶奶赶紧去我爷爷当年的工作单位开了证明,当时还担心证明也难开,幸好还是我爷爷当年的那些同事,证明开得顺利,我爸爸读完了高中。
无论有没有大出息,多读点书总是没坏处!奶奶说,当年你爸看我每日奔忙,手脚,耳朵长满冻疮,求我不要再去,可不去怎么知道成不成,是吧?
是的!我朝她竖起大拇指。
别人家说到我家,总是说门风不错。奶奶以身作则,无论是在农村老家,还是后来搬到城里,家庭和睦,亲善邻里。碰到有困难的,及时搭把手。我奶奶这样,我妈继承了她一样的品德。
家里的孩子,无论有多大错,关起门来讲道理,出了门,只说儿子媳妇的好话,坏话一句没有。我妈和婶婶,姑父他们,对我奶奶都很孝顺,我奶奶病重那些日子,家家停了工作,尽可能的让奶奶在最后的日子里,过得舒坦一点。
时光流转,仿佛还能听到她站家门口喊我:平哎,食饭啦!可其实她已远去四年之久,愿天堂的奶奶开心,犹如在生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