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权威的压力10132018

生活中的权威无处不在,比如:医生是医学上的权威,你生病了,医生给你开药方,你敢不听?律师是法律上的权威,你有案子要咨询,你敢不听?IT技术总监精通多门编程语言,他给的思路,你敢不采纳?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人只要亮出自己的头衔,称自己是某某领域的专家,那么他即便随便说的话,在我们普通大众面前,都会变得非常有说服力,我们会不自觉地相信,思想被绑架了,丧失思考能力。专家让你干嘛?你敢不做吗?比如:一个普通民众,不是警察,但他穿上警察制服,他让你停车,你敢不停车?(例子不恰当,我们还是要遵纪守法的,但我是想说,在有些时候,我们在权威面前,显得很无力)。

专家确实在某一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他们的建议确实值得参考,但专家也有犯错的时候,专家的意见不一定适合你,当然,反对专家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来自权威的压力呢?

1、绿灯思维

对于任何专家的意见,首先,我们要做到深信不疑,即便是再不靠谱的建议,我们也要将错就错,认为这是对的。当然,绿灯思维不仅仅局限在专家,也适用于全部人群,无论是家人朋友、装空调的师傅、早餐店老板、保洁阿姨等等。

人都有一定的自恋,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排斥别人的观点,从这一角度想,这是不是有点像井底之蛙呢?井外面的世界何其大,不出去转转,怎么能了解这个世界呢?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先让别人的想法通过我们的大脑,怎么可能知道对还是不对,这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宝贵的经验。绿灯思维,不论什么看似不靠谱的意见,全部允许通过。

2、批判质疑

相信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质疑,不停地问自己:他说的对吗?有没有其他反例?如果我不这么做会怎样?……或许,你发现专家的建议存在漏洞,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时,你头脑中或许已经存在两种、三种或更多不同的想法,这些大脑中的“小人”在吵架,而你静观其变。

3、挑战权威

大脑小人吵完架了,你采纳了一个比专家更好的方案,于是,你鼓起勇气挑战权威,结果你成功。

权威的压力不是让我顺从,而是提醒自己,权威或许也有不对的地方,自己得独立思考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