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缓解颈肩腰腿痛的实用手法

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等目的的中医疗法,对于缓解颈肩腰腿痛有很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缓解颈肩腰腿痛的实用推拿手法:

颈部推拿手法

揉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推拿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手拇指或大鱼际肌着力,在患者颈部两侧的肌肉上进行揉动,从风池穴开始,沿着斜方肌等肌肉向下揉至肩部,力度适中,以患者感到酸胀但能耐受为宜,左右两侧各揉 3-5 分钟。该手法可以放松颈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滚法:以小鱼际肌和手背为着力点,在颈部肌肉上做来回滚动,滚动的幅度要适中,频率约每分钟 120-160 次,从颈部上段逐渐向下滚动至肩部,反复操作 3-5 分钟。滚法能够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颈部的气血运行。

拔伸法:患者取坐位,推拿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手托住患者下颌和枕部,缓慢向上拔伸,使颈椎间隙增宽,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每次拔伸持续 3-5 秒,然后缓慢放松,重复操作 3-5 次。注意拔伸的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肩部推拿手法

按揉肩井穴: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推拿者用拇指指腹按揉肩井穴,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度,按揉 2-3 分钟。按揉肩井穴可以疏通肩部经络,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部的活动功能。

弹拨法:用拇指或食指在肩部的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等肌肉的肌腹或肌腱上进行弹拨,以条索状肌肉为重点,弹拨时手指要与肌肉纤维方向垂直,力度适中,每处弹拨 3-5 次,以患者感到酸麻胀感向手臂或肩部周围放射为宜。弹拨法可以松解肌肉粘连,缓解肌肉紧张,减轻肩部疼痛。

摇肩法:患者取坐位,推拿者站在患者侧方,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另一手扶住患者的肩部,然后以肩关节为中心,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摇动的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但要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个方向摇动 5-10 圈。摇肩法可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肩部的功能障碍。

腰部推拿手法

揉按肾俞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处。推拿者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肾俞穴,力度适中,以患者感到腰部有酸胀感为宜,按揉 3-5 分钟。揉按肾俞穴可以补肾壮腰,缓解腰部疼痛,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

滚法:患者取俯卧位,推拿者用滚法在患者腰部两侧的竖脊肌等肌肉上进行滚动,从肾俞穴开始,向下滚动至臀部,然后再向上滚动,反复操作 5-10 分钟。滚法可以放松腰部肌肉,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疲劳和疼痛。

腰椎斜扳法:患者取侧卧位,下方的腿伸直,上方的腿屈膝屈髋。推拿者站在患者身前,一手扶住患者的肩部,另一手扶住患者的臀部,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方向的扳动,使腰椎产生旋转,听到 “咔嗒” 声后,表明手法成功,但不要刻意追求响声。腰椎斜扳法可以调整腰椎关节的位置,纠正椎间关节的紊乱,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疼痛。

腿部推拿手法

揉法: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推拿者用双手拇指或掌根在患者腿部的肌肉上进行揉动,如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后侧的腘绳肌、小腿后侧的腓肠肌等,从大腿根部开始,向下揉至脚踝,再从脚踝向上揉回大腿根部,反复操作 3-5 分钟。揉法可以放松腿部肌肉,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

点按委中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点按委中穴,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感到酸胀并向小腿后侧放射为宜,点按 2-3 分钟。点按委中穴可以疏通经络,缓解腰腿痛,对于坐骨神经痛、小腿肌肉痉挛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在腿部肌肉上进行提拿,从大腿根部开始,沿着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进行提拿,重点在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股四头肌、臀大肌等,提拿时要一紧一松,有节奏地进行,每处提拿 3-5 次。拿法可以增强肌肉的张力,缓解肌肉疲劳,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