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丹妙药
昨晚七点,天空下着雨,我与爸爸终于来到,期盼已久马尔康市著名景点<婆陵甲萨遗址公园>游玩。虽然细冽小雨带来几分凉意,却赶走了本来不多三五游人。窄窄弯曲盘山道两旁山花烂漫、树木葱蓉。一片一片小山似林木随山梁绵延起伏,脆绿漆黑无边无际;小花,小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树点缀其间,在微风中卖弄腰枝,慢舞轻歌,一阵一阵的微风吹过,草香花香扑鼻而来,心旷神怡;这美不胜收的嘉绒胜景,乡土乡味让我无比惊叹!
据马尔康市志介绍:婆陵甲萨古城遗址位于马尔康镇俄尔雅村5组,阿木墩土沟西北侧地势高的半山坡之上,古城堡依山就势构筑。文献记载史称为“保宁都护府”或“用泥土筑城的官府。”古城堡在嘉绒地区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哥邻国国王董卧庭与利啰为抵抗吐蕃邻族的侵扰,在唐王的帮助下所建,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土堡依山构筑、黄土夹筋、层叠夯筑而成。现马尔康市婆陵甲萨土堡遗址存有大、中、小不等的堡垒27座,总体构筑略呈梯形,分布较有规律,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 。现存大型土垒高、长、宽各12米,中型土垒长、宽各11米,高8米不等。古堡之间,有相连的土木建筑……
8月1日晚上七点,我与爸爸吃过晚饭,冒着小雨开始了婆陵甲萨遗址公园欢乐之旅。我们打着雨伞,拿着手机,背着小包,闻着花香,伴着鸟鸣,随着弯延起伏的羊肠小道,不知不觉的,我们走到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小庙。小庙不大,布局方正,中间是约十平米大堂,四周密布圆圆迪,金光闪闪的转经筒。我与爸爸按照惯例,逢庙必拜。心怀虔诚跪拜并做了法事,转经六圈,也与上次嶂恰岭拜佛一样……
拜完佛后,我们继续前行。在一刹道口我侧着脸看旁边的告示牌—前方维修,禁止通行。显然这条路前不久被泥石流滚过,不远处地面砸了许多小洞,木护栏歪歪斜斜偏倒一边,显然是被砸坏了……
好了,不说最近阿坝马尔康的暴雨洪灾。我们顺利到了婆陵甲萨遗址公园第一个景点!这是一个较大的广场,中间有几个圆形图案拼合,山道边有一长廊观景台,一长排木椅,台阶宽大宏伟,呈梯形依山而建,广场边还有两间供游人小憩的木屋,大概有七八平米。千万别误认为它们是厕所,而是真正住的房子。爸爸告诉我,如果不想回家累了困了,就可以在那两间小屋里过夜,看星星,赏月亮,浴山风,听鸟鸣。我暗暗赞叹:政府部门以人为本,大大迪好官,为百姓着想,为游客解忧,不但免费游,还免费住,这个深度游创意好,口碑相信超棒……
我们踏着陡峭的栈道往上前行,不久登上了一个大大平台,看见一个长方型标志牌分别中文,英文,日文,韩文:[婆陵甲萨遗址公园]捌个大字闪着金光。站在台上,山下高楼林立,矮矮的马市车水马龙万家灯火,一派繁荣。
向东望去,两座比邻土堡时隐时现,西边,南边叠浪群山相融交错。广场边分别有两条向上弯曲小栈道,可以通往远处山野星罗其布的25处景点。可我与爸爸觉得下雨天黑,时间短促,不便冒险,所以超了近道…
依旧气喘於於,脚趴手软,滴嗒,滴嗒,滴嗒,小雨不停地打在伞上,脸上,身上,冰凉冰凉滴,鞋湿了,裤湿了,衣也湿了…终于走到了第一座土堡。那土堡只有头上长有几丛野草,光着身像没穿一件衣裤似的。胸上,腰上,腿上只有一小点一小点、一大点一大点的小窝,浅浅的,圆圆的,窄窄的,大小不等,依疏分布,肌肤红黄,凸凹不平,我们不停按动手机,给土堡留下雨夜靓影。雨还在不停滴下,天渐惭黑了,形单影薄的我们继续前进!见到第二座土堡,同样头上长有几丛草,光着身,像孪生兄弟,一模一样全身凸凹,肌肤红黄…
迈过那座土堡,上山的羊肠小道再没有像样点的直径,而是弯曲的,曲曲弯弯,像一条条,盘旋的山野蚯蚓,青蛇,零星又傲漫斜躺于山涧……
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暗,虽游意正浓,远方星星点点,忽明忽暗大小不等的25座土堡,正向我们挥手呐喊。但我们衣湿口干,疲惫不堪,不得不踏上下山的归程…
啊!余游情未尽!
这次雨中夜游,山间探险,时间不长,旅程不远,闻着花香,听着虫吟,身在其中,真特有意思!让我体会到,别样藏地风情!真不可思议,原来,在大山深处,火苗旺盛的马尔康,不仅有咂酒锅庄,美味松茸,和尚包子手抓羊肉;也传唱着嘉绒佛地,藏民族高超的建筑智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这片沃土,红色的圣地充满好奇!
对了打个广告,内地海内外,四面八方朋友们,欢迎大家来避暑天堂,嘉绒锅庄故乡马尔康游玩!
夏天绝无蚊不热,薄被特清凉,冬天常有暖阳高照雾霾真不扰!
谢谢八月,谢谢夏天,谢谢小雨,谢谢马市,謝谢您马尔康的父老鄉亲,还有最亲,最爱迪[婆,陵,甲,萨]!若您不弃,俺必再来!
作者:灵丹妙药
推荐单位:高分少年军校
版权所有,转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