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藏烈阳 整装待发

俗话说,“治国恒在,惠民为本”。党员干部要自觉服从命令,主动为人民服务,不断调整初心,真正不辜负时代和人民,共同谱写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画卷。

始终有一颗弯腰行走的心,观察着温暖与寒冷,感受着民生的脉搏。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走出办公室的“舒适区”,走到田野、大街、巷子里,积极融入、融入。要带着问题、带着情绪、带着责任深入基层,能够坐在群众的“板凳”上,了解群众的“地方声音”,习惯群众的简单饮食,真诚地和群众聊天、交朋友,面对面地倾听他们的“吐槽”和“心声”。我们要仔细观察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从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养老等生活必需品的具体和微妙细节中,敏锐地捕捉到人们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急难之忧”。要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幸福安康,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需求和困难,为精准施策奠定最坚实的信息基础。俗话说:“曹州小官,一枝一叶常挂念。”只有脚下有土,心中有情,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才能真正符合人民的需要,真正温暖人民的心。

始终保持一颗勤奋善良的心,解决问题和困难,回应群众关切。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问题,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技能恐慌”,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创新方法。过去的经验不一定能解决新问题。要把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政策,特别是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数字政府等民生重点领域的专业知识作为人生必修课,努力成为服务民生的专家。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能力,善于用改革思维解决民生问题,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让数据多跑,人少跑腿;更准确、便捷地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始终抱着担当和奉献的心,克服困难,勇敢地肩负起为人民服务的重任。民生领域存在许多痛点、困难和矛盾,处理好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勇于“铺路”,甘心做“老黄牛”,不计一时得失,不贪图安逸。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面对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面对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我们决不推卸责任,决不回避矛盾。我们要以“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以“知山有虎,知水有虎”的勇气向前迈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