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869)

【原书卷七·一三】

辛丑秋,忽有浙中校官入山见访,方知即玉墀,字小谷,是吾乡尺凫先生之少子、鸥亭居士之季弟。予少时,乞假归娶,饮于鸥亭之瓶花斋,其时小谷才四岁。故见赠云:“园林心契卅年余,今日真来大隐居。修贽忙于投要路扣门快比访奇书。相看共讶须眉古,久别浑忘问讯疏。细认双瞳点秋水,依然竹马识君初。”呜呼!四十余年乡里故人,二十年前诗中知己,彼此茫茫,绝无晤期,而天必为两人作合,文章有神,信矣!小谷在随园赏芙蓉,赋五古千言,以太长,不能全录。托罗两峰画《板桥遗迹》,题云:“谈罢罗家《鬼趣图》,去寻旧院影模糊。芦根瑟瑟如人语,中有莺莺燕燕无?”“绿芜一片众香埋,半没桥身半没街。艳迹但余残础在,也曾亲近玉人鞋。”“此柏婆娑似旧人,盘桓几度板桥春。只怜生长烟花里,犹作亭亭倩女身。”“者番游绪已怆然,又对风斜雨细天。画最凄凉天最惨,看君笔上起苍烟。”

辛丑,指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校官,古代的学官,掌管学校的官员。《汉书·韩延寿传》:“延寿於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聚礼。”颜师古注:“校亦学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其令郡国各脩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适南乐魏广微者,亦忠贤之假子也,以大学士掌贡举,而公为其下校官。”本条诗话中的吴玉墀官太平县(清代安徽、四川、山西各有一个太平县)教谕,故称其为“校官”。

吴玉墀(1737— 1817),字兰陵,号小谷,又号二雨。清浙江钱塘人,藏书家。吴焯子、吴城弟。乾隆三十五年(1770)顺天举人,官太平教谕,迁贵阳府长寨厅(今贵州省长顺县)理苗同知。父以藏书著名,他亦喜收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诏征遗书,他捡“绣谷亭”、“瓶花斋”所藏图书进呈,计经部图书90余种,史部20余部,子部30余部,集部如《李遐叔文集》、《风雅逸篇》、《石洞遗房》、《太易钩元》等305种。因献书有功,得御笔题字,并赐《佩文韵府》1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其家藏152种,当代学者郑伟章《书林丛考·四库全书献书人丛考》,对其考证颇详。室名“西斋”、“味乳亭”。藏印有“小谷”、“吴兰林”、“西斋书籍印章”、“吴玉墀印”、“味乳居士”、“小山堂书画印”、“愿流传勿损污”等。著有《味乳亭集》。

尺凫,即吴焯(1676—1733),字尺凫,曾字幼鲁,号绣谷,又号蝉花居士,晚号绣谷老人,清钱塘(今杭州)人(一说安徽歙县人)。以家有古藤,花开时垂如璎珞,遂构亭名“绣谷”。喜聚书,家居荐桥街(今清泰街九曲巷口),有藏书楼,名“瓶花斋”,凡宋雕元椠与旧家善本,若饥渴之于饮食,求必犹而后已。自编《薰习录》,专记所藏图书珍本目录。洪亮吉曾把瓶花斋与宁波天一阁、江苏昆山传是楼等并提。雅好诗歌,兼精古文,擅名东南,著有《径山游草》、《南宋杂事诗》(与厉鹗、沈嘉辙、陈芝光、符曾、赵昱、赵信等同撰)、《药园诗稿》、《玲珑帘词》、《陆清飞鸿集》等。

鸥亭居士,即吴城(?—1780),字敦复,号鸥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焯长子、吴玉墀兄。清文学家、藏书家。监生。喜爱文学,擅长作曲。家世富藏书,继先辈之业,储藏所未备者,搜求、校勘数十年,“瓶花斋”藏书闻名一时。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南巡,与厉鹗同作《群仙祝寿》及《百灵效瑞》二剧本,《曲录》演以迎驾,总名《迎銮新曲》。

修贽,音xiū zhì,意思是携带礼物求见。明·沈德符《野获编·督抚·李见罗中丞》:“竟以重名久困,沿途迎慰者、修贽者接踵,未免留滞。”

要路,音yào lù,释义:1、重要的道路,主要的道路。《北史·李崇传》:“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唐·杜甫《寄司马山人》诗:“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2、显要的地位。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如今那有才学的受穷困,几时得居要路为卿相?”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荐记》:“凡要路有相识,恳其致札所辖上司以求青照,然此为下乘说法。”

扣门,音kòu mén,意思是指敲门。扣:在此用作动词,敲击。门:在此用作名词,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淮南子·齐俗训》:“扣门求水,莫弗与者,所饶足也。”宋·苏轼《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诗:“君来扣门如有求,颀然鹤骨清而修。”

罗两峰,即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为金农入室弟子,布衣,好游历。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善画《鬼趣图》,画鬼态无不极尽其妙,借以讽世。亦善刻印,著有《广印人传》。金农死后,他搜罗遗稿,出资刻版,使金农的著作得以传于后世。其妻方婉仪,字白莲,亦擅画梅兰竹石,并工于诗。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清史稿》称罗聘“画无不工”。代表作有:《物外风标图》(册页)、《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成阴障日图》、《谷清吟图》、《画竹有声图》等。著有《香叶草堂集》。

板桥,指南京原板桥镇,今板桥街道,因辖区内有板桥而得名。板桥镇中有板桥河,河上有一个青石板桥,连接着镇南北。其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当时河上只有浮桥,后来逐步演变成木板桥,故河流、地名皆因桥而得。据史书记载:板桥底下有巨流“阔三丈、深一丈,下入大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里有关于它的记载:“江水经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俗称人字河。”康熙二十七年(1688),板桥贤士募款,将板桥河上的木桥重砌为青石板桥,桥栏用砖砌成,外侧雕有龙头,并嵌有石刻“板桥”二字。初为单曲拱桥,后为三曲拱桥,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堪称奇迹。桥长23米,宽12米,4米,可承重10吨。桥内两侧嵌有花纹石雕和记事碑。板桥镇是六朝古都南京历史最悠久的重镇之一。濒临长江航道,地处陆上要冲,内有大河(板桥河)灌溉、交通,早在千年前的南北朝、隋代、唐代,板桥地区就成为十分繁华的游览胜地,唐代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诗即写此地。明清时代,金陵十八景、四十八景,板桥镇就有三山、新亭、新林浦、落星岗等多处入选。

者番,音zhě fān,意思是这番;这次。宋·晏几道《少年游》词之三:“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何用《汉书》来下酒?者番清话也消愁。”

(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734评论 6 50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31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133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3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85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6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6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5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87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92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1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35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37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55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8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4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6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