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应聘了多家公司都要熟练JQ!可是可是一年前我还学习在用原生js写h5的时候看见很多插件都是jq,和其它多个js库!我就特别反感。一个页面才多少内容,你引入的js就有100+kb了!传统WEB站的js都是用很多js库!加起来一个页面差不多引入几百kb的依赖!这样不浪费流量吗?100kb可是10万字节!这还是少的,有的库很多!加起来300kb!其实你用到的就那几个方法!多余的引入根本没有,还浪费流量!于是乎我就决定自己写插件,用哪个功能就写哪个,分别按需求封装!我觉得服务器的流量是有限的,虽然这个js可以放到cdn服务器!客户端的下载速度也有限!总是感觉客户如果只是想看个信息,你把多余无用的代码都让他下载到手机了,有点不人性化!应该客户端需要啥,给啥!多余的不给,与客户端当前页面无关的不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高用户体验,节省服务器流量资源!服务器的流量资源可是钱呀!一秒钟1个人访问,你可能没啥感觉!如果一秒钟1000个人同时访问你的网站呢?
其实我最起初研究js框架的时候专注的是手机端,h5+的app所以我基本上没用jq!mui.js已经封装了很多常用的方法语法和JQ相似,也许有JQ方法mui里没有,于是乎自己写个插件吧!难不成用一两个方法把整个JQ库引入?我的心里不舒服!于是乎养成了自己写插件的习惯!
JQ其实是很方便!不用去单独封装组件,一个js库能复用很多应用场景!放在app端的话,流量也不算啥了,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打包好的应用程序,用户一次性下载到手机端了,也就没有每次请求都要下载js库的那步骤了!
我从学写h5+app到写微信小程序,发现很少用jq了!h5很多在用mui框架,小程序的开发模式根本不是原生,不支持原声dom开发模式,所以jq根本用不上!写了一个完整的小程序的过程发现,小程序有很多弊端,处理业务逻辑方式,和对js原生的支持,很不习惯。有时候原生js很容易完成的功能,小程序这里无法实现,因为数据和业务逻辑分离了!第一个小程序写的很累,因为不理解这样的模式,而开发过程又慢慢开始喜欢这样模式!很方便维护代码,代码可读性高了!
苹果端app+安卓端+微信小程序每次开发都是这样,要分别要开发,很浪费时间!是h5+改变了这个现状!h5+可以同时开发出苹果app+安卓app!在我开发完自己的一套demo的时候,又发现了新的技术!就是一次代码就可以做到!苹果app+安卓+app+微信小程序!这一次简直又一次革命!没办法新思想肯定会替代旧思想!这个开发技术就是uni-app。它的代码方式和小程序相似,和vue几乎一样!我之前写过小程序所以这个很好理解,很快就上手,只是很多地方也不同,还得学一下vue!
一年多的学习中,几乎没地方能用到JQ,所以我觉得JQ过时了!如果普通企业web站,还可以凑合用jq!但是现在很多都是手机端,也就是app+小程序+web手机版!
如果你网站每年访问量1000!你觉得你要怎样写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