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与堵

有关疏与堵的话题,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因为传说中大禹治水就采用了疏通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筑坝堵水。

我今天上午带小宝去森林公园,又在园内转了一圈,发现周末的公园很热闹,同时也再次引起了我对疏与堵的思考。

公园内,树荫下,草坪上,游客如织,好不热闹。有些人沿着步道跑步或散步,跑一圈或几圈,然后就回返了;也有不少人,拖着小推车,载着帐篷载着娃,在草坪上安营扎寨,享受悠闲的时光。

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近年来,支帐篷的市民越来越多,显得有点杂乱无序。

不知道公园管理部门有没有注意到这种趋势,也许已经意识到这种乱象,也正在思考如何整治。

怎么引导有序搭帐篷呢?当然不能一刀切,全面禁止显然不可取。也许专门划出区域,指定场所,相对集中管理是一个有效选项。

公园深处,就有一处专门划出帐篷区,并排支起整齐划一的帐篷,有点像蒙古包。我走近察看一番,发现有工作人员忙前忙后,看起来服务还比较到位,估计价格也不便宜。

回来的途中,我一边走,一边思考。无意中发现,开阔的草坪区域,有好多园丁正在浇水。

有了,浇水的时候,游客的帐篷扎不进来。即使他们停止浇水后,地面上有积水,有谁会把帐篷支到地面潮湿的地段呢。

这样就把原先散乱各处的帐篷,都赶到大门附近路两旁的高处了。

至此,我还以小人之心揣度了一番,莫非是帐篷露营区,为了招徕生意,故意指使园方安排浇水,将游客往那里赶的。

无独有偶,以前在桥边锻炼的市民比较多,特别是有人喜欢在桥桩或栏杆上压腿拉伸,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公园方面很快搬来了那种栽着花卉的巨型木箱,将桥两旁的人行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这样一来,靠在前边锻炼的现象遏制住了,但也堵住了人行道,同时也剥夺了市民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机会。

有一段时间,每当走到桥边,我总会看着那些庞然大物发愣。这样的“堵门”措施实在算不上高明,这让人不难想起因噎废食的故事。

又不知何时,那些扎眼又堵心的木箱移走了,被几只小桥的花卉盆景取而代之,而且空出了一些站位。有不少市民站在桥上看桥下水流不息,鱼儿欢欣鼓舞(那是有人不停喂食的缘故)。

疏与堵的话题,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两难选择。有人呼吁要堵住漏洞和混乱,有人巧妙疏通,一举解开“死疙瘩”。

我今天再次搬出这样的话题,有没话找话说的嫌疑。再说,公园所谓的乱,也是我的个人看法。

管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这对管理者来说,经常表现为一种考验。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管理也在不断变好,与其说管理能力越来越现代化,不如说人们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疏与堵 面对泛滥的洪流, 有人选择疏, 有人选择堵。 疏,开通了新的渠道, 卸下水的洪荒之力。 堵,禁止了原有去路...
    淡如清风_ld阅读 583评论 0 1
  • 古代有李冰治水有大禹治水。这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疏与堵的道理。这些道理我们可以运用到许多方面。 比如说城市道路交通。...
    江南海北的雪阅读 1,015评论 0 2
  • 在经过一系列反思之后,总想要尝试一下改变自己的管理策略。结合前期的思考,昨天晚上我找吴则同学交流了一次,这是一个问...
    何田璞玉阅读 122评论 0 1
  • 这几天脑子老想着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 上古时期洪水泛滥,鲧做为上帝的一个天神,不忍心看到百姓的受苦,偷了天帝的宝物...
    幸福的狐狸阅读 304评论 0 0
  • 一个多月了,承承变化最大的事情就是,晚上不再天天叨念着玩游戏了。我记得10月初的时候,他连续三天没玩电脑游戏,我还...
    陌上晓语阅读 1,537评论 0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