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似梅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宋代]吕本中

雪似梅花,

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

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词人认为是“恼人”的。“恼人”即“撩人”,此解释诗词中屡见不鲜。那幺为什幺会撩拨起人的心事?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词人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因为心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反而触景添愁。

  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作见证,而今与情人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怎幺能不触景生情!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幺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的“恨”。

  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

  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这种词没有朦胧美,而是晦涩。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清晨,我推开房门,“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好似走...
    爱若琉璃阅读 5,048评论 0 6
  • 【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
    我是aisi007阅读 1,287评论 0 0
  • 小豆豆又想跳芭蕾舞了。妈妈当作正常的事,给她办好手续。她学了一段,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又不学了。我的孩子从一年级...
    丽丽_8228阅读 1,586评论 0 1
  • 聆听真实的声音。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听,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不管听进没有听进,总之,都在听。 聆听,辨别外界的...
    書成的時光阅读 1,78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