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有能力改变历史却英年早逝的有为之君

8位有能力改变历史却英年早逝的有为之君

历史小迷哥V

2023-03-25 21:00河北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在我国古代的王朝中,一个皇帝的所作所为完全能够影响王朝的走向,如果这位皇帝英明神武,那么王朝就能走向兴盛和强大,如汉文帝、汉武帝这样的皇帝;如果一个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那么王朝就会走向灭亡,如汉成帝刘骜、宋徽宗赵佶这样的皇帝。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皇帝,他们年轻有为,也很有能力,可惜英年早逝,如果他们活的时间长一点必然改变历史的走向,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历史上8位这样的皇帝。

1、汉昭帝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小儿子,巫蛊之乱后,汉武帝精心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刘据被杀,其他的几个儿子也不入他的眼,所以汉武帝在晚年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后,刘弗陵继承皇位,这一年他才8岁而已。汉武帝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就在自己驾崩前杀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这样一来,刘弗陵在小小年纪就没有父母。

刘弗陵继位后,因为年纪小,不能执政,所以朝政大权全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来处理。昭帝虽然年幼,但是已经有了识人之明。公元前80年,大臣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结燕王刘旦,诬陷辅政大臣霍光,被15岁的汉昭帝识破阴谋。

昭帝果断决定支持霍光,由此而保住了帝位。不久,刘旦等阴谋政变,汉昭帝在霍光辅助下,诛杀了桑弘羊、上官桀,逼刘旦自杀,成功地避免了一场政变。这一年昭帝15岁,史书上记载“昭帝年十五,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称其明”,“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在霍光的辅佐下,汉昭帝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屡次减免租赋,招抚流民,武帝末年的弊政在昭帝执政时期得到了恢复,开启了“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

不过昭帝的身体一直不好,公元前74年,昭帝病逝,年仅21岁。

2、汉和帝刘肇

汉和帝刘肇是东汉第四位皇帝,章帝刘炟第四子。公元82年,年仅4岁的刘肇被章帝立为皇太子,公元88年,汉章帝去世,10岁的刘肇即位成为东汉第四位皇帝。

刘肇继位后,由于年龄小,由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当时窦家势力庞大,窦氏外戚权倾朝野,大批的窦氏子弟及亲朋好友在朝廷或地方上任职,刘肇俨然就是一个傀儡。公元92年,和帝刘肇设计捕杀窦氏及其党羽,得以亲政,这一年刘肇14岁。

亲政后的刘肇,励精图治,对外他派兵讨灭匈奴,击败贵霜帝国,征服西域五十余国,使西亚国家条支、安息以及海滨四万里外的国家皆译使纳贡。又派使者出使罗马帝国,实现了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

对内,他秉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减免赋税,人口大增,同时他也重视文化发展,令班昭续成《汉书》、许慎编撰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

东汉在和帝的治理下,黎元宁康,万国协和,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永元之隆”。公元105年,和帝在洛阳病逝,年仅27岁。自和帝之后,东汉的皇帝们继位年龄一个比一个短,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再也没有能够驾驭外戚和宦官的有为皇帝,东汉也逐渐没落下去直至灭亡。

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拓跋宏在两岁时被父亲献文帝立为太子,与汉昭帝一样,他的母亲也被赐死,因为北魏实行的是子贵母死制度。

公元471年,献文帝将皇位禅让给年仅5岁的拓跋宏,由于年龄小,所以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冯太后对北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北魏的实力也在不断的增长。

拓跋宏由于年纪小,一直在冯太后的培养下学习,在冯太后的长期严格教育和直接影响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而才藻富赡,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增长了实际才干。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拓跋宏亲政,他继续实行改革,将鲜卑全面汉化,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

在拓跋宏的一系列改革下,北魏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公元499年,拓跋宏御驾亲征,南下讨伐南齐,然而在南征期间,拓跋宏身染重病,回师途中,病逝于谷塘原之行宫,时年33岁。

4、北齐孝昭帝高演

高演是北齐第三位皇帝,神武帝高欢第六子,他是北齐诸帝中最正常的一个。

高洋建立北齐后,高演被封为常山王,可是高洋在位期间,耽于享乐,最终饮酒过度暴毙而亡,时年34岁,他死后太子高殷即位。高洋临终之际曾说,必要时皇位可以相让,唯不可伤害高殷。可是一年后高演就在娄太后的帮助下发动政变,登上皇位,高殷则被降为济南王。

高演与他的哥哥高洋明显不同,高演继位后,文治武功兼盛,颇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并亲征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亡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事母至孝,友爱诸弟。

公元561年十月,高演为了散心就带着几个随从去郊外打猎,不料他的马受到惊吓,高演从马上重重的摔了下来,摔断了好几根肋骨。

这一摔,高演开始变得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时年27岁。

5、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北周第三位皇帝,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在两个哥哥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先后被宇文护所害后,宇文邕在大表哥宇文护的拥立下继承皇位。

宇文邕即位之时,北周的大权仍然在大表哥宇文护手里,宇文邕吸取了两个哥哥的教训,表面上顺从宇文护,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蛰伏了12年之后,宇文邕在公元572年设计诛杀了宇文护,掌握北周朝政大权。

宇文邕是一位有雄心的皇帝,他亲政后,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扩大兵源,充实军事力量,准备兼并北齐。同时他还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

公元577年,宇文邕率军攻入邺城,俘北齐后主父子,灭亡北齐。次年,宇文邕又亲率大军北征突厥,途中染病,不得已回到长安,不久就去世了,时年36岁。3年后他的亲家杨坚夺取了北周大权,逼迫静帝宇文阐禅位,建立隋朝,如果宇文邕没有过早的去世,杨坚就不敢篡权,历史也就改写了。

6、周世宗柴荣

柴荣跟宇文邕一样,都是一个有为皇帝,两人在很多方面很相似。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

公元950年,后汉隐帝猜忌郭威,将郭威留在京城的家眷全部杀了,并且还派人企图杀死郭威,一怒之下,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杀回京城,灭了后汉,建立后周。公元954年,郭威病逝,遗诏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

柴荣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他的治理下,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对外他西败后蜀,南摧南唐,北破辽国,俨然有一统天下之势。史学家称赞他“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公元959年,柴荣在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去世,年仅39岁。次年,备受柴荣重用的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了孤儿寡母的政权,建立宋朝。如果柴荣不死,赵匡胤也就老老实实做一名大将了,他也不会也不敢想去篡夺皇位。

7、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仁宗是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他从小跟随李孟学习儒家典籍,通达儒术。公元1307年帮助其兄海山夺得皇位,因而被海山封为皇太子。

公元1311年,武宗去世后,爱育黎拔力八达继承皇位,是为元仁宗,他在位期间,大力进行改革,进用汉族文臣,减裁冗员,整顿朝政,实行科举制度,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元朝的实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然而,仁宗也是一个短命皇帝,他在位9年便去世了,时年35岁。

8、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公元1487年,18岁的朱佑樘继承皇位。

朱佑樘在位期间,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朝堂上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他在位期间,是明朝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

朱佑樘还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唯一一个皇帝,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公元1505年,在位18年的朱佑樘去世,时年36岁。

小结:

上述8位皇帝,均是各自朝代中的有为之君,如果他们的寿命长一点,必然会影响各自朝代的走向,甚至能够影响后世历史的走向。然而他们却英年早逝,连40岁都没能活过,这对他们自己来说是个遗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秦朝时期 2西汉时期 3新朝时期 4东汉时期 5三国时期 6东西时期 7南北时期 8北朝 9隋朝时期 10唐朝时...
    三弟的剑魔阅读 1,595评论 0 2
  •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皇为上,帝为下”“皇帝”意指天地,天地乃万物之主,皇帝即万物之主。 秦皇嬴政统一...
    郭源潮_128a阅读 264评论 0 0
  • 友情提示,字数较多,建议关注收藏一下~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其实这个谁也不敢确定,因为古代记录的关系,历史难免...
    乇三千阅读 3,047评论 2 8
  • 了解了历史上的皇帝,太多接下来我就大介绍一下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婴 2、西汉:太祖/...
    我心永恒ZCS阅读 369评论 0 1
  • (六)秦朝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国家。 战国末年,强秦以武力消灭其余六国,统一了全...
    宋尘寰阅读 4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