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那些事 当归一味药,首尾须真较
老话讲:理、法、方、药,在千方看来应是理、法、药、方更为恰当;医者用药必是建立在对药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方能对症下药。但凡大医名医无不是对药有着极致入微的了解。
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说:“用药如用兵。”若你对药有足够深入透彻的理解,就能把它用到极致。每味药都是夺天地造化之精华,并非简简单单理化分析的结果。
有的人一辈子只开二三十种药,能治很多病。但这种单一的格局在病情复杂化多元化的今天就有些捉襟见肘了。致病原因很多,奇病怪病层出不穷,你擅用温热药或清热药,有人重脾胃就对脾胃药很熟悉,但若碰到不熟悉的病,就会感到很吃力,因而掌握的药越多越细越好。
掌握多种药物,并不意味着粗浅滥用,所谓精用药、准用药、道地用药便是此理。即用特定的土壤营养和气候影响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将每味药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同一味药年份不同,炮制方法不同,药效也是截然不同。就拿枇杷叶来说,它具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效。千方告诉我们“今年用的枇杷叶必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叶,树龄至少三五年。新叶子采摘药效达不到,腐烂的老叶子有效成分早已流失。炮制时也必须先用鬃刷把枇杷叶背面的毛刷得干干净净,然后放在竹垫上晾到八九成干,再立起让它彻底干燥。
它入药也有讲究,先把干叶子拿出来,用药刀切成0.5厘米厚的丝,锅里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放入枇杷丝拌匀,用文火炒到枇杷丝既能很均匀地沾上蜜,又不黏手,取出放凉即可。”
认死理儿,用药必真较
但凡用药千方都亲自挑选甄别,哪怕别人已经把药抓好他也要过一遍。“医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用药无小事,关乎患者身家性命呢”千方如是道。
若用当归须谨慎,补血破血必分明
有位姓刘的患者来求医,刚好碰上千方这边缺药。刘先生按照方子去镇上某某堂去抓药,拿到药后就火急火燎催着千方给他熬药。
“咱先开包看看药材咋样”!千方不紧不慢捋了捋山羊胡道。
“某某堂那么大牌子,还能有啥问题,您就快点帮帮我吧!”
“你这病一旦药出了问题,就麻烦啦”!
“好吧好吧,快点检查吧”病人有些不耐烦。
千方将药包拆开药材悉数过了一遍,最后目光停在了当归上。只见他把当归片放在掌心,开始细细端详,摸摸质感放在鼻子前嗅了嗅,心里已经有数了。
“这当归有点问题,这是尾巴,咱们要的是身子。”
“身子和尾巴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当归?”刘先生疑惑地望着千方。
“当归头止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本来你这血亏之症本需补血,若用这尾巴怕是不行的”。
刘先生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千方只好亲自到镇上寻一老采药人求了点存货,一分一寸算好距离亲自开始炮制。
一副药下去,三两天刘先生血亏的症状已然缓解,坚持服了几个疗程病就痊愈了。如果刘先生当时坚持不让千方检查就开始熬药,恐怕后果就……
仅一味当归用法就有这么多讲究,足见中医之博大精深,千方辨药用药的本事可见一斑。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若作他用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