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叶子。
每一片叶子细微差异的发现,绝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子仔细的观察叶子的每一丝脉络。
我们在发现孩子缺点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去探寻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
因为每一个孩子给世界带来的感觉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因为基因不同导致先天的性情不同,也因为经历的事情和成长的环境不同,导致他们拥有自己的个性和坚持。
只有全面的了解孩子,才能深刻了解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不同,绝不能以其他孩子表现出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做。
“去标签化”不仅应用于社会上对于人的群体的划分,更是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
我们不应该给孩子贴上安静、听话、活跃等标签,而是以包容的心态去引导孩子成长。
最好的成长教育,不是拿模子印出一个完美孩子,而是去发挥孩子的全部潜能,让他们走出自己的路。
坦然接受孩子间的差异和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心理学科研究人员于1960年开始的性情理论科学研究,从各个角度和领域去研究什么才是孩子的天性。
科学研究显示,孩子的差异是不可逆转的,也是不能逆转的,否则会引发强烈的厌恶反感情绪,在学习方面就体现为“厌学”。
“虎爸虎妈”在一段时间横行微博热搜,似乎大棒子教育成为家长必备的教育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逆转,却让父母开始思考大棒子教育的坏处。
一种教育方法横行热搜,本质上体现出了家长都想一劳永逸的找到一个通用版的教育方法,似乎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的不同。
在和擅长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汤老师交流过程中,他给我讲了很多相关的案例,让我认识到大部分家长,其实可以认识到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儒学家孔子的教育学理论,至今被教育学者捧为经典,家长也“耳濡目染”。
“耳濡目染”的家长对于针对性教育也仅仅停留在知道,完全没有转换在对孩子的平时教育中,所以他们一直都在寻求一个一劳永逸的通用公式。
也许数学中存在通用公式,但孩子中是绝对不存在的。
因为每一个孩子自出生起,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感官信息的系统,从而对周围世界的变动给出不同的反应。
所以面对自己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针对孩子的性情制定教育计划,从而陪伴孩子在教育的路上更好的健康成长。
想要给孩子更美好的未来,要正视每一个孩子独特的意义。
“读书”也许是最好的出路,但绝不是唯一的出路,关键是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是否找到契合自己兴趣,并且愿意为之努力而奋斗的目标。
家长在看孩子未来时,应该放开思维、打开眼界,不将目光聚集于读书成绩的好坏,而是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优点和长处。
在孩子懵懂无知的时候,帮助他们去一步一步的挖掘这些优点和长处。
心理学上称之为“长板效应”:
当一方面的长处特别优秀,就可以充分的弥补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
家长在挖掘孩子优点的时候,不仅容易将眼光只盯在读书上,更容易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去压着孩子努力学习。
“我是为了你好”
“学习为了你自己,而不是为了父母”
诸如此类的言论表达出家长在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箩筐子的焦虑。
拿汤老师的形容来说,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让孩子不仅面临课程上的压力,更是承受着来自家长的焦虑,从而触发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深刻认识到孩子都是独特的,具有自己的人生意义,从而诱发孩子内在驱动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急切的希望孩子拥有更好未来的家长们,应该放缓脚步,陪伴孩子看成长路上的每一片风景。
哪怕这风景是风雨交加,也是孩子与你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