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yz说:《黄雀纪事》这本小说,七个人从各自的角度来讲同一件事情,我觉得这小说写的很好。
她认真地给我讲了一句话:任何事情都有你的一面,我的一面,还有它本来的一面。
本来两字触动了我,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本来,本来,本来,我非常欣喜,重复多次去体会这一时刻这两字带给我的感悟。
本来、实事求是、本质 这些词中间差别有多大我不是很确定,倘若她这句话换个词,我最多附和一下,无法体会深意,因为类似的话 她早就跟我说过,但我现在知道 我以前是没有听懂的。
我一直好奇她的思维体系,探究她的思考方式的根源 “为什么她会知道事情这样是对的? 为什么她知道那样事情就是不对?“ 上次旁听她的“什么是对的”也若有感悟,但不强烈,依旧不懂她判断事情的方式,曾归结过好些个理由,但一一被自己推翻。
而今晚在我听到事情本来的一面时,我一瞬间就懂啦。
她思考事情时想的就是事情本来是怎么样,可以做到什么样,为了做到可以有几条路。因此一开始对的,目标也是对的,然后再来想怎么做可以实现,即使在实现的过程中会有偏差,但大方向不会差,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在画一个圆,只不过这个圆的大小和实际有点不符,稍微调整下就OK啦。
测试部门经理:最近来了个新成员,暂且称呼为A君,他有点测试经验,有自己的想法,但对公司的业务不是很了解,Linux和数据库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好,优点:执行能力强,测试用例和Bug技能良好。你指出他哪里不对,他会改。安排的事情你说明目标,他能做对。月考核时他的成绩刚好达标。
站在测试部门角度看他,我觉得他还可以,技能差点,多练习下就可以,学习没有主动性/自我要求不高,以后给他的任务就往高标准要求就行(比如: 我期望要的80分,我就跟他说90分,他做到的,就会和我期望的相差不大),另他有个优点,在工作过程中能发现不合理,并提出解决方案,且去执行的。
驻地项目经理:最近来了个新成员,暂且称呼为A君,只有一点点测试经验,但还不能接手驻地项目的测试工作,他的Linux和数据库知识薄弱,也不主动学习,带他消耗了很大人力,非常不合算,对公司的业务不是很了解,也不好安排项目上的事情。
站在驻地项目经理角度看他,这个人不行的,每安排一件事情需要另外一个团队成员去帮助他(看他做的对还是不对),得不偿失,我需要的是一个和团队齐头并进的人,而不是来一个拖累团队的人。
公司人力资源:终于招进来一个新成员,非常不容易,暂且称呼为A君,他有类似的项目经验,具备基础的测试技能,从测试部门经理反馈技能考核刚好过关,从驻地项目经理反馈小伙子学习态度上有点问题,但不是不可改,进入一个团队总需要一个磨合期的,可以再看看,招人不容易。
当测试经理知道驻地项目经理的意见后反馈:A君还可以呀,人都是要带出来的,技术差点和学习不够主动用其他方式来解决就行啦,怎么能因为这些就K他呢?
驻地项目经理知道测试经理的意见后反馈:什么叫还可以呀,在我团队的,不能干活不说,还需要有人拉他一把,影响到我的项目进度,人都是要带的,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等他成长,事情还要不要做啦?
你会如何来处理这个事情呢?要求是:让双方都能接受。
理由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