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问到,为什么有人说冥想会有喜悦的感觉。如果你是长期冥想者(纯粹发呆者除外),对这种体验应该不陌生。因为,冥想的确是有让人感到喜悦的好处。
从修行方面来解说:
冥想得到的那种喜悦在佛教典籍中有大量记载和阐述。禅悦,乐受,轻安等等。如果细究,其机理都是基于少烦恼。
其实,佛教的一切修行都是在教大家如何除烦恼,使人得大自在。去年有一个针对忍辱的研究发佛法里的忍辱是使到人长期快乐的因素,还指出“无我“是背后的可能因由[1](虽然从研究方法上我认为非常不严谨,因为根本不是通过长期浸淫在佛法教导里的佛教徒做的实验,而是通过简单故事做的priming进行几个对比)。但是,佛法中的忍辱(梵文Kshanti,音译为羼提)并不是指强忍,也不是一口咽下去的那种。忍辱是通过深感因缘和合一切无自性,面对看破和放下。这个忍辱并不是纯粹通过认知去解决,而是需要内在的彻底内化。这些,其实都是要通过长期修行来达到的。最典型的其中一个方式莫过于观念头,看其起伏,观其来去。知道念起自离而不去攀着,久之于好于丑,自是处变不惊,烦恼也无从升起。
我们常说重担,压力,这些都是因为烦恼所致。这些可能是心理现象。当我们不烦恼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轻松自在。甚至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会用飘飘然来描述。这些都是二元对立的说法。烦恼对快乐,沉重对轻松。一切都是相对的。但是佛教所阐述的其实非二元分别,离两边。所以,从佛教冥想方式来说,最终的还是要永断烦恼。所以,在修行的方式上,会出现这些轻安和禅悦。这个不是追求得来的,反而是不追求才自然出现的。时下一些强调冥想使人快乐的说法,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让我们更好的面对处理导致烦恼的种种。
而且,这些感觉,在禅定的描述中,其实是一种长久的,不是一时半刻的短暂喜悦。当然,这些喜悦也不是完全突然出现,在平时的练习中,也会有轻微的体验,不断的巩固。
从脑神经方面解说:
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根据呢?其实是有的,而且不少。
脑神经方面的依据其实不少。总的来说就是,我们脑部杏仁核进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战斗/逃避/装死机制,在冥想的练习下,脑前额叶的下行控制(downward regulation)因为对于感受的敏感度的提升,能更好在因为求生系统自然触动的战斗/逃避/撞死反应生起的时候加以辨别和控制,使自己避开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1]。而且,脑神经科学家也发现冥想对于脑部五个功能的八个区域有着显著的影响[2],这包括:
- 元知觉(meta-awareness)的关键领域:额极皮质/ BA 10(frontopolar cotex/BA 10)
- 对躯体的感受性和感知性的感知(exteroceptive and interoceptive body awareness):感觉皮层与岛叶(sensory cortices, insula)
- 记忆巩固和再巩固(memory consolidation and re-consolidation):海马(hippocampus)
- 自我和情绪调节:前扣带和中扣带皮层;眶额叶皮(anterior and mid-cingulate cortex, orbitofrontal cortex)
- 大脑两半球间的交流:上纵束与胼胝体(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corpus callosum)
更有一项研究发现资深冥想练习者比一般人能够产生多65%的多巴胺[3],让我们快乐的脑内化学成分,也直接肯定了那种喜悦的确是和冥想有关。但是,该研究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喜悦。而且一般来说,多巴胺的追求是因为大脑的适应性,导致我们不断追求更多的多巴胺,因此我们会上瘾,欲罢不能。所以,如果我们不去追求更多的多巴胺的话,那种快乐只会是短暂的。
但是,禅悦是一种持久的乐受,长期禅修冥想者整天都看起来很愉悦,而且不是装的。这个看起来有违多巴胺的不断追求才能持续快乐的机制啊?于是,就是有一篇基于脑神经的纯理论文献剑指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NAcc),这个伏隔核也被称作为我们的“快乐中枢”。该文作者美国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Patricia Sharp认为这个对于我们快乐和成瘾有着很大关系的脑组织在冥想人士中得到克制[4]。我们对于快乐的感觉来自多巴胺的释放,从而不断的追求这种愉悦感。但是,这也是我们成瘾的关键,因为适应性和不断的追求。作者的理论是说冥想者通过冥想达到这个NAcc组织对多巴胺索求的压制,从而使到快乐的感觉更持久,甚至成为日常。这个很可能是佛教修行特有的,因为佛教修行不是在追求快乐,而是对于追求的出离(离开一切执着)。有兴趣了解更多的可以根据参考部分的资料找原文来看(里面涉及脑神经科学的东西太多太深,毕竟我不是学脑神经科学的,所以只粗略了解个大概)。不过,如果无止境的追求是苦(如成瘾欲望等等)的根本,这个理论和引用的研究支持还是挺吻合佛法修行所强调的「离苦得乐」的。
对于冥想和脑神经以及心理生理上的关系,有一本叫做"Altered Traits"[5]的科普书非常值得一读。中文版好像叫做《新情商》,因为作者之一的Daniel Goleman就是畅销书《情商》的作者。但是中文书名和内容感觉没有半毛钱关系。
明就仁波切被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也就是上面那本书第二作者Richard Davidson的研究。书里有详细记录。
对于僧人的研究始作俑者还包括了另外一位,本身就是僧人的Matthieus Ricard,出家前还是一位细胞基因学的博士后,他往自己身上先试的,当时也一样证明他是最快乐的人。
参考
1 ^ Deng, J. J., Li, T., Wang, J. Y., & Zhang, R. P. (2019). Optimistically accepting suffering boosts happiness: Associations between Buddhism patience, selflessness, and subjective authentic-durable happines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1(1), 223-240, doi:10.1007/s10902-019-00083-0.
2 ^ Tang, Y. Y., Holzel, B. K., & Posner, M. I. (2015). The neuroscien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6(4), 213-225. https://doi.org/10.1038/nrn3916
3 ^ Fox, K. C., Nijeboer, S., Dixon, M. L., Floman, J. L., Ellamil, M., Rumak, S. P., Sedlmeier, P., & Christoff, K. (2014). Is meditation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brain struc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orphometric neuroimaging in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43, 48-73. 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14.03.016
4 ^ Kjaer, T. W., Bertelsen, C., Piccini, P., Brooks, D., Alving, J., & Lou, H. C. (2002). Increased dopamine tone during meditation-induced change of consciousness.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13(2), 255-259. https://doi.org/10.1016/s0926-6410(01)00106-9
5 ^ Sharp, P. E. (2013). Meditation-induced bliss viewed as release from conditioned neural (thought) patterns that block reward signals in the brain pleasure center. Religion, Brain & Behavior, 4(3), 202-229. https://doi.org/10.1080/2153599x.2013.826717
6 ^ Goleman, D., & Davidson, R. J. (2017). Altered traits: Science reveals how meditation changes your mind, brain, and body. Penguin Random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