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付费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的知识的重要性,各种写作班、演讲班、思维导图班纷至沓来。
相对而言,阅读,是终身受用的成长方式。但是学生时代的我们,未被教会如何阅读,什么是阅读能力。
因此,世界上两拨人壁垒分明,一部分人嗜书如命,行动堪称智慧。另一部分人也嗜书如命,但脑子里一片浆糊。
读书读不好,是会越来越傻的,还不如不读。
为什么?
因为人的大脑是网状结构,神经元相互连接,不同的知识要放入大脑对应的位置。当知识们彼此连接,就逐渐构建了三观,创造出自己知识体系,进而衍生原创力。
前一段时间跟好友吃饭,谈笑间他突然严肃起来,他说某某得了抑郁症。这个我们共同认识的某某,爱读书爱思考,读的太杂,想的太多竟然开始研究玄学,最后悲观厌世。
这就是越读越坏的典型。
所以读书是一种能力,爱读不等于会读。如果你现在正处在读一本忘一本的阶段,那么你只需要做一点就能将你的知识串联,在脑袋里搭建起知识体系的框架。
现在,你可以找一个大一点的桌子,把你最近看的书拿出来,铺在桌子上。然后仔细回忆下每本书讲了哪些内容,哪些知识点,这一本书和那一本书有什么相似的内容,他们之间可以有怎样的逻辑关联。
经常做这样的练习,有助于你宏观的看待书籍,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从书中提炼精华,把可操作的内容整理出来并践行。这样,才能在书中找到黄金屋。
总结来说,读书人人会但是人人又不会,读书是一种能力,能力需要培养,迭代,不断提高。
读书时,不妨想想自己为什么而读,想要知道哪些答案,有目的地阅读是阅读能力的“门”,只要推门而入相信你就开启了元认知,只要不断总结反思,过不了多久就会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