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超实用笔记读书法》01
你有没有这样一个尴尬的时刻:平常在朋友心目中你是一个“”文艺青年,你也号称自己的爱好是读书,但是当别人问起你喜欢读谁的书、为什么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是什么等这些问题时,你却在心中抓耳挠腮一时想不起来。我就时常陷入这样的窘境。有次和同事(同事中有领导)一起出差,大家吃过晚饭没啥事就聊了会天,谈各自喜欢的电影和书籍。有的喜欢东野圭吾——我那时候还没入东野圭吾的坑,有的喜欢张爱玲,到我的时候我突然一下子不知道说谁,几双眼睛就那么死死地盯着我等着我的答案。讲真我谁的书都读一点——那是以前,但现在好久不读书的我已经没什么太大印象,因为以前读过的书全都忘了!!!我望着他们投射过来的目光,突然想起上周看了电影《云图》之后觉得好就买了原著,但是包装还未拆。我大言不惭的说我喜欢大卫·米切尔(还好这个名字属于国外作者中非常好记的),他写的魔幻作品特别烧脑。可能他们也不太熟悉这个人,点了点头,我就算混过去了。但是这个尴尬的时刻真的让我特别印象深刻,比之前读过的任何一本书都印象深刻!!!
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经历,就是因 为以前读书都是消遣,根本没带着目的去读,我在意的是读完一本书给我带来的成就感。胡适说:“无目的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那么我们如何有目的的读书呢?答案都在这本书中。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主要强调在读书的过程中利用读书笔记加深我们对书本的印象,将书中内容融入身心为我所用。作者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步骤分别说明了读书笔记在我们读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读书笔记和读书,就像是咖啡伴侣和咖啡的关系一样,没有它咖啡也可以喝,但口感完全不一样,回味也完全不一样。
"选书——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与书相关的信息,记录想读和需要读的书,这样做可以减少与内容乏味、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的接触,提高选书的“命中率”。
购书——根据自己的需要,检查书籍本身是不是像笔记里写的那样值得购买。
读书——在读的过程中,做好写读书笔记的准备。将重要的部分按以下等级提炼出来:"让我颇有感触的部分""做了纠结要不要做记号的部分""做了记号的部分""要摘抄到笔记里的段落"等
记录——制作读书笔记,记录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感动或思考,铭记这次读书体验,留下与书交流的证据。
活用——通过再次浏览读书笔记,在检索和参考的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智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制作笔记时要注意方便日后重读。"
以上五个步骤除了“读书”以外都会用到笔记本。毕竟除了为搞研究而读书这种特殊情况以外,在读书过程中做笔记是不现实的。因为在读书这个阶段无需使用笔记本,只要通过折上书页的一角或是用笔留下记号,为最后制作读书笔记做好准备即可。
我以前顶多就是在读书阶段做过读书笔记,没想到在选书、购书等一系列环节都可以利用到。这种方法其实非常好,仿佛将一本书从选书开始就与你的生命联结,当你从选书到活用全都利用笔记时,这本书的内容你想忘掉都难。
可能很多小伙伴在读书的过程中都有跟我一样的疑问:我们是手写读书笔记还是电子版本的读书笔记。对于我来讲,我是习惯用手写的,我举得手写下的印象比打字来的深刻,而且再下一次看时你可以用不同的记号笔做标记,留下你的痕迹,这都是历史。我们的读书笔记一定要市场翻阅并隔段时间写上当时的感悟,no document no happen。
我毕业之前读书做的笔记加起来大概有10本左右,毕业时搬家一次性寄回家了。工作后再没新添一本读书笔记,惭愧!上次跟我妹视频,我的读书笔记被她翻出来,她读的乐呵呵。说我的读书笔记很有意思,各种颜色,像是一个穿着东北大花棉袄的姑娘。也算是对我过去的一种褒扬了吧。
活用篇:
1、以后每一次从选书开始就要留下读书笔记,将这本书的来源、选择的理由等document下来。
2、每一次读书都要做读书笔记,并且定期翻阅,用不同的记号笔写下感受。
3、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分享一本书。不仅将书的内容为我所用,也要为大家所用。
NO document N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