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观影 | 报复出轨的丈夫,我只服她

今天来谈一部讲述婚姻的电影,豆瓣评分8.7分。

每当情人节都有人推荐这部电影,并声称“恋人必须一起看的爱情电影”(就是为了让你彻底看清爱情的真面目吧)

看过的人都知道,电影一点也不温情,有些场面还令人毛骨悚然,看完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有人称之为“最惊悚”的爱情片——就是大卫芬奇导演的《消失的爱人》。

整部影片都是沉闷灰黄的色调,导演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悬念迭起。

以妻子艾米与丈夫尼克的双重视角作为第一人称叙事,交织重建起整个故事框架,将艾米和尼克的婚姻面貌一点点曝露在观众眼前,颇有一点罗生门的味道。尼克的故事以线性时间叙事为主,艾米的故事则分为第一部日记体(讲述了她与男主几年间的生活状况)及之后的线性时间叙事,结尾两个视角重合,给观众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影片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艾米的脸庞,尼克的旁白

我想问婚姻里最基本的问题,你在想什么?你感觉如何?我们都对彼此做了些什么?

像极了哲学的人生三问,整个故事也都是围绕这几点展开。看完全片,观众心中也各自有了答案。

开头和结尾,同样的台词,同样的角度,完全不一样的眼神

1.谁逼着我变成我不喜欢的样子?

尼克失业,非常颓废,艾米安慰他:我们拥有彼此,别的都是身外之物,尼克特别感动,还称赞艾米“exceptional”,紧接着艾米就说自己拿了80万给父母还债,尼克有点生气,艾米温柔地说:该轮到你说别的都是身外之物了。

不得不说艾米不愧哈佛毕业,说话套路100分!(感叹这波操作实在太s了)在丈夫失业时,先表明自己不在乎钱财,让丈夫感激涕零,紧接着就说把家里几乎所有的钱拿给父母还债了。男人都好面子,毕竟自己说了别的都是身外之物了,一口闷气只能咽回肚子里。

一口闷气憋回去自然不爽,尼克转头就买了一堆昂贵的电子产品,艾米为此很生气,无奈地说“为什么你要逼着我变成我不喜欢的样子,变成一个唠唠叨叨控制欲爆表的泼妇”。

这里我想对艾米说,能决定你自己什么样子的,从来只有自己。没有和丈夫商量就擅自把家里存款给自己的父母时,怎么不说自己控制欲强,怎么就变成对方逼的了呢?(作者三观就是这么正)

估计每天都会有家庭上演这样的剧情,妻子觉得丈夫不靠谱,丈夫觉得妻子太啰嗦,吵不完的鸡毛蒜皮,数不清的谁是谁非。请记住,亲密关系之间非常忌讳的一点,就是试图改变对方,因为一旦对方拒绝改变,就容易引发争端,吵架的结果往往都是两败俱伤。(记住也很难做到吧)

艾米和尼克,也是作女配渣男,天造地设的一对,谁也不冤。

2.围城还是围城?

看完电影,内心不禁想一个问题,婚姻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像女主说的那么可怕吗?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经济学家说婚姻就是两个人合伙开公司。婚姻到底是什么,我想不出答案,每个进入婚姻的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同样的人结婚一年、五年、十年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影片中男女主表现出的痛苦,不是因为婚姻关系本身带来痛苦,而是毫不克制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

很多小说或者电视剧都会出现的一幕,女方声泪俱下控诉——“谈恋爱时甜言蜜语,结婚后就变了”,男方也唉声叹气——“谈恋爱时善解人意,结婚后蛮不讲理”。(尽管作者本人还在恋爱期,但太感同身受了!!)

每个结婚纪念日,艾米都会通过寻宝游戏来制造惊喜,到了第五年,尼克就厌倦了这样的游戏。你看,人总是会对一成不变感到厌烦,完全忘记最初的喜悦。可是,“花样百出”是多么难啊,抱怨对方之前,先看看自己又做了什么。

不必看完这部电影就对婚姻充满恐惧,电影是用戏剧手法,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把一些残酷的点放大再放大,赤裸裸呈现。我们只要记住,当我们决定进入一段婚姻关系,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现实会和期待不一样。这句话用在任何一处都可行。

偶尔需要“傻白甜”的偶像剧来放松紧绷的神经,时不时也需要这样撕碎现实的作品来提醒你,不需要小心翼翼维护表面的和平了,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

可生活就是,你看清了它,仍然热爱它。


本文首发公众号:不做文艺青年。欢迎来关注~

生活需要文字来娱乐彼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