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的《白雪猪头》通过“我”母亲去香椿树街店铺买猪头肉空手而归、不顾众人反对一人站出来揭发张云兰卖猪肉的潜规则、然后在小兵妈妈的帮助下思想发生改变转而缝纫新裤子送给张云兰来获得猪头,生动形象描绘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图景:由于物资贫乏,所有生活物资凭票限额供应。人们为了能吃到有限的猪头肉,互相挤兑、算计、奉承讨好掌控物资的人到后来互相帮助的故事,这是一出有讽刺意味的喜剧。虽然苏童写的老百姓普通生活,但我看到他对人性的描写入骨三分,特别是“我”的母亲(从剑拔弩张到忍辱负重)和张云兰(从嚣张跋扈到送肉上门)两人的个性塑造很成功,到结尾,母亲送上自己熬夜缝制的五条裤子给张,她却调离了岗位去了卤菜店上班,因为有了邻居小兵妈妈在其中穿针引线,张云兰没有人走茶凉。在大雪纷飞的春节前夕,她抱着两个洒满雪花的猪头来到了“我”家门口,还送了两双珍贵的尼龙袜给赤脚玩雪的“我”和哥哥,场面温馨感人......
根据小说中的某个段落,自己编写一段类似的故事情节:
城巴刚刚靠站停稳,等车的人们蜂拥而入,“怎么不排队呢?别挤呀。”我母亲在等车的人群中间差一点被绊倒。她有点吃力地拿着公交卡伸出手去司机旁边的感应器前面“滴滴”付费。她虽然只有五十八岁,但她一上车有个中学生女孩给母亲让座。“不用了,谢谢你小姑娘!”。她找了个位置坐下,“等等,师傅等等我!”看见有个打扮时髦的年轻红衣女人在汽车发动前一秒钟飞快地跑过来上车刷卡,“老人卡!”刷卡器自动提示说。我们这个城市的公交车和地铁对于六十岁以上的人是免费的。“她不够六十岁,至多三十五,年纪轻轻的怎么有老人卡呢?”母亲平时经常做街道办事处的维护市容的志愿者,一看见丑恶的现象就忍不住批评。“算了吧阿姨,她又没拿你的卡。”与红衣女人坐在一起的陌生男人说道,同时对母亲翻了一个白眼。“司机师傅,这个年轻人用别人的老人卡坐车。”母亲大声对着司机说。司机回头看了看那个女人和男人,不知道他们的来路,为了避免找麻烦,就选择默默不出声。他发动车子,一脚踩油门,大巴缓缓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