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对基督教的认识

第一部分认识:

1.基督教的概况。基督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中叶。在罗马帝国众多的宗教中,它起初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和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2.发展。4世纪前它处于非法的状态中,但却任然顽强的得到发展,以致许多富人也皈依了基督教。到4世纪初,它获得了合法地位。在4世纪末,它压倒其他所有宗教,成为帝国的宗教,也是唯一合法的宗教。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

提出了原罪。亚当偷吃智慧果,收到了上帝的惩罚,亚当把他的罪遗传给了他的后代,所以我们一出生都是有罪的,只有通过皈依基督教这个途径,才有可能得到救赎。

提出了双城论。“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原因是由于两种不同的爱。只爱自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的爱,构成了世人之城,由爱上帝发展到连自己也轻蔑的爱,造成了上帝之城。两个城的区分是根据基督教伦理对人进行区分的。

托马斯.阿奎那

3.基本观点

第一、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基督教徒必须相信神,爱神,向往天国的世界,只有“上帝之城”才是完美无缺的,才是幸福的。

第二、贬低世俗权威的思想取向。从奥古斯丁的观念中可以看出,众人是有原罪的,在世俗世界人们遭受着苦难,一直在赎罪,并且只有通过加入基督教这个通道或者途径才能去到“上帝之城”,远离苦难。

第三、形成关于人的新观念。基督教从人与上帝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人,使得他们抛弃了人们在世俗社会中的因素,比如身份地位。财富等等。看中人的灵魂和精神。最后演变成人人平等的思想。

第二部分:感想

1.历史上的每个阶段的变化在文字上有时是苍白无力的,但是现实有可能是血淋淋的。比如在4世纪末期,基督教在成为众教之首的时候,为了除掉异教徒,用得是残忍的手段,而在中国的屈辱史中,每一场抗战的胜利都是用一个个中国人的身躯去热血换来的。

2.虽说经过宗教改革后,西方的宗教与政治分离了,但是基督教对西方人任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基督教任是西方人的精神家园,人们更愿意在基督教的联系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西方的政府作用宗教作为自己国家思想政治隐形教育的工具,通过宗教这个途径对国民展开自己国家价值观的灌输与教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可能还是不是一篇严肃的笔记,而是很多感想。我买了作者这个系列的一套书,半个月了都还没用到手。所以打算是再继续读一...
    周娜Zhou阅读 3,785评论 0 0
  • 翻来覆去还是睡不着,不是不困,只怪太累。风一阵一阵的从窗外闯进来,身上的小被单换成了棉被,雨也在不停的下。这...
    夏日小插曲阅读 1,553评论 0 0
  • 简书对插入代码支持的不给力啊。 Perl 6 语法肯定识别不出, 但是空格对齐也不给力啊。 Subset 可用于声...
    焉知非鱼阅读 3,222评论 0 3
  • 前两日看到好友在朋友圈里发的一段话,让人不由一阵唏嘘。她说:“好多年没有下地干过活了,具体有多久已经记不得了,农民...
    鱼丫丫昵阅读 3,395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