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看到有人说要"拒绝内耗",可现实里谁真能完全避开?那些洒脱的人,不过是找到了情绪出口。我们总在消化别人的情绪,却习惯性忽略自己的感受。
昨天遇到个糟心的合作:新中介要求试稿,千字价压低了20块。原本去年就决定不再接这类低价单,但想着初次合作还是接了。客户扔来几十张零散图片当资料,我六点起床整理大纲,早饭都没顾上吃。审稿人九点说"稍等",等到下午两点仍无音讯。
更无奈的是另一篇文章的编辑老师对接的客户,除了"必须拿第一"的空话再无建设性意见。好文章需要双方配合,特别是教育类文章,既要有干货又要有温度,单靠文字包装哪能成事?
这次我直接退群删人。几个现实考量:中介抽成85%、正式单价与现有合作中介持平、此单客户配合度低。虽说大纲通过能拿50%费用,但继续投入可能连尾款都收不回。
这些年学会最实在的道理:与其纠结已经花掉的时间,不如及时止损。转身离开的勇气,往往比硬撑到底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