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娘去日本:东京银座

榻榻米睡得怎么样?

很好,睡什么地方都好,能安心睡觉就好。

早餐,温泉早餐套餐,美美哒,好看好吃,吃饱比什么都重要。

热粥虽然是咸的,味增汤更咸,不是说日本饮食清淡吗?

不过吃了几天,大家也慢慢习惯了,每个人都如是说:天热出汗,补充盐分。


离开“日本的乡村”,进入大都市,去东京。

一个世界级大都会,北京的2.5倍那么大,那是多大啊?

还有卫星城,东京附近的城市也算东京的一部分。

人们居住在卫星城,目的还是去东京上班。


每6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东京工作生活。

和北漂一样吧。

山好,水好,但是连续看了几天也会视觉疲劳。

旅行社的线路设计是合理的,换一下风景。

东京,东京。


进入东京意味着什么?大巴没有停车的地方,司机先生不得不不断在路上开着大巴闲逛,直到约定时间才能再次出现在放下我们的地方,司机没有时间吃饭,没有地方停车,这是人性化的日本做得事情吗?

这是敬业,但这份工资的代价不小吧。

我们对于司机的心情,难以言表。

 

进城了,大家的购物欲望也随之高涨,每个购物点仍然是1小时或者1.5小时的停留,每一次大家都“不满意”购物的时间。

每一次大家站在一起等大巴或者聚在一起,都是这样开场的“你买了什么?多少钱?”


日本的货品种类也多,女人最爱的化妆品,保健品,服装,包包,男士手表,箱子,孩子们最爱的玩具,动漫周边,电器,因有尽有,真的可以满足每一位购物狂各年龄段的不同需求。

只有娘和我会默默看着这一切。

每个出国旅游团的领队和导游都堪称专业买手,特别能买,特别能买,特别能买。

独自出来的大学生,大男孩也是有备而来,

第一准备了家长给的大笔钞票在卡里,第二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会逛世界名牌的店买买买。

都说中国人拿着最低的工资,出来买最贵的东西,中国的购买力,消费能力,让世界瞠目结舌。

每个购物点对于大家都是:时间不够。

但是对于老廖,都是——探索的时间。跟着大家进入卖场,全是中国留学生在做销售,购物语言不是问题,看一圈商品就自己带着娘下楼了,探索周围的商圈,看看附近的寺庙,再看看hello kitty, 再回到集合地点,和大家一起等等大巴。


午餐是日本小铁板烧牛肉,还有艺伎表演。

非常非常非常狭小的餐厅位置,空间利用到极致,果然是东京啊。

司机一天到晚都不吃不休息在街上等着我们逛购物点,吃饭,再送我们去下一个地方:银座。

贵妇街,世界名牌云集的商业街,这个街上也充满了中国人,

不少中国人都一个人推着一个崭新的箱子。

爹说“好多人都专门去日本买行李箱,你也买一个吧。”

老廖Ellen回复“过去20年外出也没有用过行李箱,不会用了,不需要啊。”

就连背包还是前年从泰国回来才去户外朋友家里买了一个,都觉得背包很大。

懒人的简单生活,也是不可理喻。


银座刚刚下车,导游告诉大家都要有目的的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时间有限,只有1.5小时,瞬间团友就全部消失在这个神奇的大购物场。

娘和我留在十字路口,茫然无措,没有想买的任何东西,也不想再逛商场了,旗舰店,品牌店,大牌——对于我们都无感。

对于大家过于短暂的购物时间,对于我们则无比漫长。

老廖是从早年进村走巷子摄影采风的经验里锻炼出来:胆子贼大。

谁能猜想,在银座的1.5小时,我们一家服装店都没有进,时间紧紧巴巴都干了什么?

瞎走,也不能走太远,高楼大厦太多了。

估计任何网文都很少推荐银座的艺术氛围吧。

但是,过了马路老廖随意地走着,就看见了第一个gogo的展厅外门,我慢慢可以看懂了“无料”在日语里就是免费的意思,大部分的艺术馆,展览都是免费的,艺术家的作品也有售卖,艺术品的价格与那些贵妇喜欢的奢侈品可能不相上下吧。


第一个展览,是艳丽的大红色与黄色等撞色的作品,光怪陆离,想象力极其丰富,显然不少像是从梦境里获得的灵感,想起曾经在上海当代艺术馆里欣赏过的日本艺术天后草间弥生的波点艺术展,日本的艺术家真多啊,太有特色了,但总得来说,这些形象都让我不太舒服,坐了一会,就离开了。

接着看了一个篆刻的展览,里面全部是日本人,日本老年人,两位老人相对而坐,在展厅的长凳上,两杯清茶,他们说啥我当然听不懂。

篆刻,我也不懂,但是很喜欢看,发现都是汉字,完全可以看懂意思。


再接着看了一个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展,舒服,很喜欢,线条,色彩,表达,都喜欢。看展览的时候,老廖就像变成了一条鱼一样,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泳,呼吸艺术的养分。

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不断遇见各个小展厅,一个接着一个进入欣赏,很快1.5小时的光阴就要用完了,就像沙漏里的最后几粒沙子快要落下来了,真的好不过瘾啊,舍不得离开展厅。

还拿了不少艺术展的海报宣传单回来。

绘画,篆刻,服装,设计,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进入每一个空间,就是进入每一位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尽管商业大卖场也不断受到艺术家们的影响,也有艺术设计的元素,但是在展厅里漫步的感觉和在商场里完全不同。

下一站,秋叶原

动漫电器城,眼花缭乱,人流如织,开始头晕。

没有清净的地方,只能逛街,司机师傅很惨,要开着大巴去绕啊绕,为了等中国游客购物,购物,购物。

给娘买了一个冰淇淋,靠在商业步行街的一个矮柱子上休息一下。

购物广场的广播里传出中文,日本的声音:欢迎大家来购物。

饿了,但是导游说晚餐是丰盛的火锅,一起吃。

就真的“相信”了,结果——

海鲜火锅,不吃海鲜的我,真后悔应该在秋叶原吃个拉面啊!

把火锅里的菜,豆腐和米饭吃了,希望能饱。


去卫星城非常豪华的酒店,睡觉,每天都在路上,每天都在风景里穿梭,每天都住不同的酒店,游客就是如此。

这一天,也算心满意足了,

看够了高楼大厦水泥森林,心里有点堵,

看见商场就头晕,

看见艺术展,呼吸就顺畅了。

街头的日本人都那么得体,体面,不是职业装就是职业装,

满头银丝的时尚职场女士,苗条的身材,深色的套装,让我想起普拉达的女魔头。


白衬衣,西裤。

白衬衣,西装。

这是一个充满了职业套装的城市。

这么著名的国际大都市,透过摩天大楼的窗口可以看见人们坐在里面工作的情境。

街道上没有拥堵,没有慌张,没有特别巨大的人流,公共交通与地下铁解决了大部分的交通出行问题。

仅仅是看着,看着,看着这么多的高楼大厦,没有尽头的高楼大厦会让人产生压抑的感觉。

每天要生活工作在这里,不压抑,挺不容易吧。

日本社会培养人,让每个人去发展自己。

但是,人的本性不是亲近自然吗,人性的本性从何时开始喜欢高楼林立了。

离开东京,就要开始返程了,从东京经过京都,回到我们进入日本的关西国际机场,再次回家。

第二天,还要去著名的:东京浅草寺。

日本香火最旺的寺庙,据说许愿非常灵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