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五微之一 精读讲解

声律启蒙 五微之一

来对往,密对稀,

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

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

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韵字        稀 飞  微  肥  矶  衣 归 


来对往,来是过来,往有去的意思,

密对稀,浓密相对稀疏,又是两对正反义字,组成的对应。

燕舞对莺飞,也用作莺歌燕舞,象征春光明媚,鸟儿飞舞欢唱。

风清对月朗,夏日夜晚风清凉,月光朗朗照四方,形容夜景美好,连着下句,露重烟微,露是露水,晚上温度低,寒气重的凝结成露水往下沉,轻的形成雾气往上升,便叫做烟微。

上句提的是夜晚,下句便转到了天色微微泛白的清晨。

霜菊瘦,雨梅肥。

秋日渐寒,下霜之后,盛开出旺盛的秋菊,菊花花瓣细长,而显得瘦而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名作《醉花荫》里提到过,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雨梅肥,

指的是雨后的梅子,果实肥壮。

作者在这里,用了霜菊配雨梅,形容黄花瘦,对着梅子肥,细看起来,别有趣味。

客路对鱼矶。

客路是旅途的意思,鱼矶是在水边给钓鱼人坐的大石头。两者相对,客路上行人不止,鱼矶处,闲散逸致。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落日的云彩,像锦绣一样,舒展在天空里。

清晨的露水,像珍珠一样,点缀在草叶上。

晚霞对朝露,似锦绣,如珍珠,舒是展开似画卷,缀是点点留叶稍。

一早一晚,良辰美景,同在诗句里。

夏暑客思欹石枕

炎炎夏日,游子们斜靠着石枕,思念家乡。欹,原意不正,倾斜。在这儿是斜靠着的意思。

古有唐诗云,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秋寒妇念寄边衣。

秋风渐渐寒,将士征战边疆苦,家中的妻子们挂念丈夫,寄去御寒的棉衣。边衣,守卫边疆的将士御寒的衣服。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鱼父去。

这句指的是春天,冰水融化,刚刚看出水的深浅,打鱼的人就要去捕鱼了。青草在这指的是一个地名,叫青草湖,这句来自唐诗《渔父歌》中的一句,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

棹(照)就是划船。渔翁边划桨,边唱着山歌归来了。

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绿莎,是一种生长在湿地,或者沼泽中的绿色莎草。莎这个字在这里读(suō),指莎草。


夕阳西下,草地山坡上,牧童骑着牛,吹着短笛回家去了。这两句一老一小,一去一归,配上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形成两副极美的对照写意画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
    戥羽阅读 908评论 0 0
  • 五 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1。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2。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
    枫叶不红阅读 545评论 0 0
  • 卷上(上平声) 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
    人寻阅读 709评论 0 0
  • 上卷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水天沧浪阅读 391评论 0 0
  • 近来不断传来同学朋友结婚的消息,怀孕的消息,甚至是生二胎的消息。 仿佛身边的同龄人纷纷...
    寻安客阅读 377评论 2 0